攝影:張昆

地點:新華灣子

時間:2020.05.23

秧,是春天鄉村田野間最常見的作物。春播秋收,農民一邊插秧,一邊盼着辛苦耕作後,年尾有個好收成。

也有一羣人,他們用行動爲一個凋敝的村莊重新插下希望的秧苗,令村莊回覆生機和活力,他們又被稱爲“插秧人”。

五月的元謀,天氣有些炎熱,雖處小滿時節的今天,卻沒有下雨但天陰沉。

一早,位於元謀縣新華鄉的灣子村此時卻是一幅繁忙景象。

聽說今年的水庫放水比去年晚了近20天,所以這兩天才栽秧。也算緣份使然,筆者驅車經過這裏恰巧遇到了一年一度的栽秧場景。

秧苗育成後,再將它們一棵一棵地移栽到大田中去,這個過程非常費時費力,充分詮釋了在稻米生產過程中農人的艱辛。

栽秧的人都是清一色的婦女,男人一般是負責耕地扛包等重活。

感謝插秧人

辛苦栽秧季,泥香挽褲管。

牛人逐浪歡,雨燕畫弧獵。

願蟲不作梗,風調稻花香。

金糧有千傾,糧豐不愁人。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摘自網友留言:靳松林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

我們生活在一個能喫飽飯的年代,但我不能忘記讓我們喫飽飯的人。

喫米不忘插秧人,我們的一粥一飯一米一粒來之不易,是農人汗水的結晶。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在田間奔波幾十年,一次次的突破,畢生追求就是讓人們遠離飢餓!

攝影:張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