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來,我軍181型卡車炮的報道越來越多。

今年4月底,央視軍事頻道高調報道了東部戰區陸軍某部換裝181型卡車炮的消息;而自6月以來,官媒又相繼報道了第75集團軍某旅列裝181型卡車炮和第74集團軍某旅列裝的181型卡車炮在西北大漠中實戰化演訓的報道。

尤其在實戰化訓練的報道中,181型卡車炮再度展示了實彈射擊的場景。

央視軍事頻道6月13日的“直擊演訓場”欄目中聚焦了第74集團軍某部3款火炮的實彈射擊,其中除了老式的牽引炮和05式155毫米榴彈炮之外,第3款火炮就是新列裝的181型卡車炮了。

與以往較常見的火炮射擊場景不同,這次展示的是俗稱爲“大炮上刺刀”的平射式打法。

尤其在新列裝的181型卡車炮身上,類似的射擊視角還是很少見的。從靶標模擬的情況來看,其假設打擊的目標是幾千米之外的“坦克”和“工事”。

以155毫米炮炮彈的威力來說,如此近距離內的工事很難承受堵住大口徑火炮的直瞄射擊,至於坦克的話,捱上一發155炮,那場面也是不敢想象。

我們知道,181型卡車炮的底盤採用了可調式液氣懸掛系統,在火炮射擊時可降低底盤高度,同時由於火炮採用了“蹲坐式”後座結構,更可以使得其射擊時的穩定性很好。

此前,西藏軍區某部列裝的181型卡車炮在射擊時的穩定性就讓人拍手稱讚,而這次是重炮平射,其表現如何呢?

相對於上面181型卡車炮的日常射擊而言,平射時火炮的“動靜”要更大一些。但儘管是平射,我們也不難看出火炮的底盤基本是晃動很小的。

有朋友可能擔心炮管晃動幅度不小,這會不會影響火炮精度?發射後的調節是不是很麻煩?這樣多次調節會不會影響作戰?

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的,181型卡車炮打完一發彈後可以自動復瞄,無需更多操作。按照央視軍事報道的評價就是:

該型火炮通過數字化控制系統,可以實現一鍵開架、自動調炮和半自動裝填,而且在連續多發射擊後,仍能保持較高的命中率。

而且從節目中我們得知,這是剛剛列裝部隊的新裝備,而在西北大漠中,地表溫度高達60多度,風沙煙塵也很大,新裝備在這種極端環境中得到檢驗也是不錯的。

而通常來說,155毫米口徑的重炮是縱深壓制武器,類似這種“大炮上刺刀”的打法是不常見的。但是一款武器在實戰中,任何極端情況都可能面對,如果在較近距離內出現了敵方的裝甲分隊或隱蔽火力點,那麼火炮具不具備平射能力,具備此能力又能不能發揮此能力就很關鍵了。

如果平時沒有進行這類的訓練,那麼在戰時遇到這種極端情況而“臨時抱佛腳”的話,十有八九是要喫虧的。所以平時就預先進行各種極端環境的演練,同時摸準裝備的各種極限性能,就十分有必要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公開的視頻中出現了3種不同類型的火炮。

其中老式的牽引式火炮在視頻中機動需要卡車,而火炮的展開及操作也比較繁瑣和費時,實際上這類火炮在我軍中是不斷被淘汰的,而替換此類老式炮的主力便是181型卡車炮。當然,由於我軍老式牽引式火炮的基數較大,全部換裝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就未來理想的集團軍級炮兵來說,基本是181型卡車炮、05式履帶炮和遠程火箭炮的構成,當然今後可能還有更先進的火炮。

遠程火箭炮的打擊距離極遠,已成爲我國陸軍手中的“戰略大殺器”,而就身管火炮來說,181型卡車炮和05系列履帶炮各有所長,是互補的關係。

在181型卡車炮出現前,要想實現全軍重炮的05化其實代價過於高昂,而且履帶式火炮的戰略機動性相對較差,在快速反應和維護性上也有自己的不足,這就導致了老式的牽引炮長期在役的局面,而後者實際上是比較難適應現代戰爭條件下炮兵“快打快撤”需求和“信息主導,火力主戰”的新型陸軍作戰方式的。

181型卡車炮的出現則解決了這一系列問題,其以相對較低的價格可以大批量換裝。而且卡車炮本身具備較強的戰場機動和戰略機動能力,既可以快速反應,同時依託綜合化的設計,火力打擊效能也是非常出色的。

181型卡車炮大量列裝後,可以與05系列履帶炮相互配合,成爲我國陸軍核心的重火力支援兵器。而在未來的軍事報道節目中,相信我們還會看到181型卡車炮更多的精彩瞬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