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君作者:金戈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接着他们又把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航天器“东方一号”送入太空,然后宇航员加加林安全回归地面……。就此苏联火箭专家科罗廖夫认为,苏联已经从常规武器时代过渡到导弹和太空武器时代了。他的理论依据是,一旦战争发生,飞机还没有起飞就会被击毁,水面船只还没有发动就会被击沉,但只要在太空层面取得胜利就能控制地球战场的主动权。

在1959年秋天,苏联航空部门召开了一次历史性的大会,会议的目就是要讨论苏联航空的未来走向。苏联中央空气流体动力研究院认为,苏联的航空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即使没有结束,也只有民用航空值得保留。至于军用飞机,其在国防领域的作用仅处于次要位置,排在它前面的还有地空导弹、弹道导弹等,有人驾驶飞机终将会被淘汰。当然,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但是,大会受到了来自国家领导人的政治压力。他们早就定下了未来要发展运载火箭技术的调子,因此这场学术辩论最终演变成一场站队行动。大会之后,苏联政府把航天部门从航空系统完全独立出来,成立了特殊的研究方向——航天运载火箭领域。

在世界范围内,从事运载火箭研究的部门都隶属于航空系统,这样做的原因有两个:第一、航空和航天部门虽然在两个方向奔跑,但却沿着同一技术路线前进,彼此可以互相促进。第二、两个部门在一起可以节约经费,避免重复性劳动。如:工装夹具的制造,设计集体的组建,研制体系和实验基地的建设……。出于政治原因,苏联却反其道而行,最终导致其陷入美国人“星球大战计划”。中国的航空航天工业体系是苏联人手把手的教授的,自然而然也会受到苏联人的影响。不过不一样的是,我国当时要解决的是有无问题,而苏联要解决的方向问题。

历史证明中国人先走航天(两弹一星),再走航空的策略是完全正确的。这一决定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们赢得战略缓冲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但遗憾的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并没有以导弹和火箭为突破口对整个航空航天工业做出整体规划,最终也和苏联人一样,没有重视航空的发展,最终导致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一直落后于欧美各国。

1995年下半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还把航空技术排除在高新技术领域之外。最终在中国航空学会理事长张彦仲的领导下,在王大桁、师昌绪、马宾、高镇宁、庄逢甘、顾诵芬等知名学者专家联名后,才把航空技术的发展列入高新技术发展纲要当中。

有的时候,人的认识真的很奇怪!苏联人当初说航空太难了,所以先发展火箭导弹。但等到火箭导弹有所突破了,航空倒变成一般常规技术了。我们今天也总是充满诗意地说航空发动机是皇冠上的明珠,但又长期不承认它的高科技属性。欠账终归要还,缺课一定要补。中国航空发动机的今天就是这种错误认知的苦果。想要终结历史的遗憾,需要我们坚定正确的方向,无论发生什么样的风吹草动都不能动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