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家指導價:56.38-60.68萬元(補貼後)

對比車型:Model Y、e-tron、I-PACE

推薦指數:75%

前幾天,備受期待的奔馳首款純電車型EQC終於公佈上市價格了:EQC純電SUV 400 4MATIC和EQC純電SUV 400 4MATIC創世代1886限量版,廠商建議零售價格分別爲57.98萬元和62.28萬元,根據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的規定,購買EQC可享受購置稅全部減免,並在購車時額外享受到1.6萬元的國家新能源補貼,因此補貼後價格分別爲56.38萬元和60.68萬元。

而隨着價格、配置、參數的公佈,部分人開始質疑奔馳EQC在純電SUV市場的影響力,原因無外乎三個:

其一,本次EQC兩款車型的NEDC綜合續航里程爲415km和408km,百公里加速5.1秒,相比特斯拉、蔚來等競品車型無論是加速性能,還是巡航里程都毫無優勢;

其二,核心技術上,特斯拉Autopilot 2.0系統引發了駕駛體驗的革命已經被行業公認,而目前奔馳EQC似乎沒有確切數據能夠體現其在自動駕駛方面的技術水平;

最後,同樣60萬左右的預算,爲什麼要選擇奔馳EQC?

今天,情報局想圍繞這些質疑說三點自己的想法,並不是爲奔馳開脫或者站隊,只是很單純的探討一下EQC真實產品力。

說產品力之前,先聊聊產品定位。奔馳EQC出自全新的MEA平臺,軸距2873mm,長寬高分別爲4774/1923/1622mm,類似於燃油車市場的GLC。相信很多人也都注意到了,奔馳EQC搶在幾個直接競爭對手Model Y、e-tron之前上市,就是要先搶佔目前豪華純電SUV市場的缺口——特斯拉Model 3雖便宜,但只是臺空間有限的轎車,Model X則要80萬起步,豪華品牌純電SUV裏目前有且僅有EQC可選。

國產奔馳EQC,性能到底什麼水平?

我們可以先看看國產奔馳EQC的數據:NEDC續航415km、電池容量爲79kWh、能量密度125Wh/kg。我們在看歐版EQC,電池容量爲80kWh,續航471km(歐洲測出的NEDC續航),整車質量同爲2495kg,看到這裏是否不禁要問爲什麼在同一款車、整車質量相同、電池容量也基本一致的情況下,會出現56km的差距?

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爲國產奔馳EQC官方公佈的415km續航數據是偏保守的,至少可以說,奔馳沒有像一些車企一樣,爲了使數據好看,專門針對工信部測試進行“優化”。

又或者,另一種可能性是:爲了保證全生命週期的續航里程一致性,讓消費者避免感覺到“續航里程一直在衰退”,所以在放電策略上留出了冗餘容量。

換句話說,奔馳意識到需要從多個方面解決EQC用戶的續航焦慮問題,因此更注重通過各類服務來解決類似問題——

1、不限次數24小時應急充電服務和拖車服務;

2、逐步建立城市熱點地區的奔馳專屬充電樁;

3、22個城市率先開展免費代EQC車主泊車業務,可在機場接送車輛充電;

4、通過APP能搜索到全國90%充電樁,放心充;

5、率先在19座城市提供專業的售後服務;

6、建立新的EQ生活體驗站;

7、高壓蓄電池、電機、驅動電機控制器質保期爲8年或16萬公里;

8、免費提供6年或12萬公里的基礎保養服務;

透過EQC,奔馳想傳達什麼?

一個值得關注的變化是:從上半年的上海特斯拉自然事件開始,消費者對純電汽車關注重心已經從續航、充電過渡到電池安全問題。而從國產奔馳EQC上市發佈會反覆強調可靠放心也不難看出奔馳對於打造純電汽車的理念與特斯拉、蔚來等品牌有所不同。

1、從結果上來看,EQC在歐洲EURO NCAP安全碰撞測試中得到了五星安全碰撞測試成績;

2、從車身結構上來看,奔馳爲保護前部驅動系統設計了全新的副車架;

3、從電池安全來看,EQC採用了在圓柱、方殼、軟包3個電芯中事故概率最小的軟包電芯(歷史數據),國內傳統車企/造車新勢力更多采用的是供應商水平高、標準化程度高、成組難度小的方殼電芯;

4、從電池包熱管理層面來看,EQC採用了雙面熱管理流道,頂蓋是水冷版,下方的板也能起到一定散熱作用,而國內車企的水冷設計中,單面散熱居多。

顯然,奔馳作爲豪華品牌,更加註重向消費者展現一種信任感,從而塑造百年品牌的長期忠誠度。從EQC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奔馳在電動汽車的產品理念上更注重安全性、信賴感和豪華感,它首先是對奔馳品牌、產品形象的傳承,其次纔是一臺奔馳純電SUV。

相比Model Y、e-tron,EQC核心魅力在於?

放在同級別市場,我實在想不出還有哪款車能在內飾豪華氛圍的營造上比肩奔馳,而頗具未來感的貫穿式頭燈組合也讓EQC具備了奔馳燃油車無法提供的別樣吸引力。

講道理,奔馳在中國用戶心裏的品牌號召力顯然不是特斯拉、蔚來能夠相提並論的,而就產品本身,EQC不到60萬元的起售價對於奔馳電動車型前在買家來說,真心不算貴。

最後,關於導購建議,我想對於國產奔馳EQC或許不太需要。

情報總結:

通過上文的簡述,相信你已經大致瞭解奔馳與特斯拉、蔚來等車企在產品理念上的不同,我們今天討論的並非孰優孰劣,而更希望說明各家品牌由於調性的不同,產品呈現出的亮點也有所不同,大家沒有必要僅從紙面數據來判斷誰好、誰不好。

圖片|網絡

撰文|Mad

◎ 本文版權由Auto情報局所有

轉載請聯繫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