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三師五十一團六連羣衆在該連純淨水廠務工,準備將包裝好的純淨水外運。王均 攝

南疆六月天氣炎熱,很多人手裏都會拿着一瓶純淨水。可別小瞧這瓶不起眼的純淨水,它可是三師五十一團六連貧困戶脫貧增收的“致富水”。

爲探索團場經濟發展新路徑,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我們連隊盤活100平方米的廢舊廠房,投資200萬元,用來建設純淨水廠。

純淨水廠月產純淨水100餘萬瓶,月銷售收入46.4萬元。純淨水廠吸納了21名貧困戶,他們每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現在,這些貧困戶都已經脫貧摘帽了。

我們連隊熱汗姑·巴拉因身體殘疾行動不便,沒法去離家太遠的地方務工,家裏有年邁的母親和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顧,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10餘畝棉花地維持,日子過得很困難。

有一天,熱汗姑·巴拉因找到我,希望我能夠在離她家近的地方幫她找一份工作。瞭解了熱汗姑·巴拉因的情況後,我聯繫了純淨水廠,給她在水廠安排了一個合適的崗位。進廠務工後,熱汗姑·巴拉因努力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還克服身體上的缺陷,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學習技能。現在,熱汗姑·巴拉因的工作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認可,大家都對她刮目相看。她也因爲有了穩定的工作,對生活充滿了信心,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熱汗姑·巴拉因的故事只是五十一團轉移就業促進羣衆增收的一個縮影。不管是務工就業還是自主創業,五十一團都始終把解決羣衆就業問題放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首要位置,在穩定就業上下大氣力,使長勁、用長功、謀長效。

五十一團用活用好各項政策,盤活團場閒置廠房、店鋪等固定資產,以租賃的形式讓企業或個人從事生產經營性活動,鼓勵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自主創業或“抱團”創業,並給連續正常經營一年以上的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每戶一次性發放獎勵性補助1萬元。

對於外出務工人員,五十一團全方位做好崗前體檢、政策宣傳、生活服務等工作,加強轉移就業人員的崗位技能培訓,提高人崗匹配度。目前,五十一團已與前海棉紡織有限責任公司、東莞綠洲鞋業有限公司、華瑞超市等11家企業聯繫溝通,轉移就業287人,轉移就業人員人均月收入1800元,穩定就業率達86%。同時,五十一團通過公益性崗位吸納187名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就業,人均每月增收1500元。

(周敏 整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