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耿苏强 通讯员 杨欢欢

三月油菜遍地金黄,六月菜油十里飘香……6月10日,在陕西省岐山县范家塬村召开“2020年关中油菜绿色高效生产现场会”,菜籽飘香,收割机正在田间作业。

“平均亩产307.2公斤,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看着一棵棵荚角饱满的油菜,范家塬村党支部书记魏忠林脸上洋溢出无比的喜悦。

现场观摩的“秦优1618”油菜新品种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该品种的产量和含油量高,抗病抗倒伏强,适宜机械收获,已被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长江下游及黄淮区油菜高产优质适宜机械化新品种培育”项目列为重大品种。经现场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达307.2公斤。群众种植油菜每亩纯收益1110元,比当地种小麦每亩增收500元以上。

范家塬村依托油菜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2017年投资新建了菜籽油生产线,年加工油菜籽30多万斤,实现收益16万元,受益贫困人口392人。2020年还成功举办了首届油菜花旅游观光活动,进一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如今的范家塬村,油菜种植、观光旅游、农民增收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群众尝到了种植油菜的甜头,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2017年的200亩发展到2019年的1300亩。

据了解,本次现场会以陕西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推行的“优良品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规模化种植+产业化开发”的“四结合”绿色高效生产模式为主题,开展了陕西关中地区油菜全程机械化演示、新品种展示、栽培和加工技术推介等活动,与会者现场观摩、交流研讨。

近年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相继育成“秦优1618”、“秦优1699”、“秦油1721”等一批油菜新品种,通过与种业公司合作推广,在长江流域、黄淮等地大面积示范种植,深受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青睐,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前景。

粮丰农稳,盛世和安。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勇担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贡献油菜科技力量。

编辑:任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