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網絡傳聞三星與H公司正在探索一項交易。

三星將爲H公司的5G設備製造先進芯片。作爲回報,H公司將把部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讓給三星。

報道稱,三星與H公司的計劃很可能行得通,因爲三星比H公司更依賴手機業務。而對擁有60萬5G基站合同的H公司而言,電信業務比手機更爲重要。

這則新聞源於自媒體的報道,後經過大量轉發。鐵流認爲,H公司可能會與三星就某些問題進行談判,但自媒體報道的內容屬於謠言,因爲根本經不起邏輯推敲。

三星大張旗鼓爲H公司代工是引火燒身

三星雖然在芯片代工行業進步很快,但在原材料、設備等方面,對歐美和日本廠商有較高的依賴,在技術上三星無法做到原材料、設備、設計、製造、封裝測試全產業閉環,在需要大量使用美國技術的情況下,三星無法大張旗鼓的爲H公司代工芯片。這一點和臺積電斷供H公司,以及中芯國際聲明給“若干客戶”代工存在風險的原因類似。

另外,三星李健熙家族持股在2%左右,三星大股東來自北美,雖然三星是一家韓國企業,但從資本構成上看,北美資本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政治上看,北美大國在韓國駐紮數萬軍隊,韓國政客和企業家不可能違背“太上皇”的指令。

因此,三星在當下這個環境下,給H公司代工芯片觸怒“太上皇”的可能性很低。

誠然,在制裁不夠嚴格的情況下,小規模的低調代工一些芯片是有可能的,但以H公司的體量,這種代工模式只是杯水車薪。何況三星想要大張旗鼓爲H公司代工,無疑是引火燒身。

H公司讓出手機市場份額換取三星幫助 邏輯上無法自洽

雖然三星手機在國內市場基本崩盤,但在全球市場,三星依然是王者,特別是在谷歌遵守禁令後,由於無法使用谷歌全家桶,H公司海外市場岌岌可危。

如果自媒體文章中指的是H公司讓出自己的國內手機市場份額,但這種做法基本沒有可操作性,因爲國內手機市場份額不是廠商說讓就讓的,關鍵在於消費者買不買。由於三星過去的傲慢,國人已經對三星愛理不理。因此讓渡國內手機市場份額只是口頭支票。

就國外市場而言,三星明顯處於優勢,H公司海外手機市場已經處於岌岌可危狀態,根本沒有讓渡市場份額的資本。

另外,三星和H公司在多方面存在競爭。由於同屬於安卓陣營,在智能手機上的競爭幾乎是白熱化的,國內市場原本三星佔據的高端市場份額大部分被H公司喫下。在通信設備上,三星雖然與傳統四強有差距,但動作非常猛。一旦H公司因芯片原因供貨出問題,三星可以直接獲利。

對於三星而言,爲H公司代工要承擔巨大風險,而且在商業利益上,不幫忙代工同樣可以賺錢,甚至不幫忙可能比幫忙代工更賺錢。

因此,H公司讓出手機市場份額換取三星幫助在邏輯上無法自洽。

三星無法構建“去北美化”先進工藝生產線

一些網友基於情懷,希望三星能夠給H公司代工,理由是三星會構建“去北美化”生產線,然而,這只是網友的一廂情願。

都說爛船還有三斤鐵,何況是北美大國這種藍星霸主。目前,北美大國在半導體技術上實力極其雄厚,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繞過北美的技術構建一條7nm工藝的閉環產業鏈。

事實上,即便是一些馳名中外的歐洲和日本廠商,在很多方面對北美技術也有很強的依賴。比如ASML的光刻機,光刻機最核心的部件就激光的光源,而ASML的光源就是北美的技術。也許有人擡槓說那就不用ASML用尼康,先不提尼康在技術上已經落伍了,在光刻機上已經日薄西山的尼康在關鍵技術上也對北美有依賴,比如尼康的測量儀就源自北美Keysight。

又比如大名鼎鼎的ARM,其重要的研發中心就在北美奧斯丁。正是因此,鐵流過去文章一直呼籲要對ARM保持警惕。

網絡上之所以出現一些摸不清實際情況的言論,根源還是近幾年興起的各種沸騰體宣傳。

誠然,在輿論上,沸騰體很解氣,讓人很爽,但無助於解決實際問題,沸騰體用來“平衡”一些言論是非常合適的,但千萬別沸騰着沸騰着連自己都信了。

結語

當下的困局是過去幾十年奉行“融入國際主流”的後果。

其實獨立自主和“融入國際主流”並不矛盾,企業完全可以把“融入國際主流”賺到的錢,用來自主研發,建設自主的閉環產業鏈。

但問題是,當下的大公司靠“融入國際主流”可以躺着賺錢,自然就缺乏建設自主閉環產業鏈的決心和動力。就這一點而言,無論是曾經的明星企業L公司,還是當下的明星企業H公司,都掉進了同一個陷阱裏。

一些企業反而指鹿爲馬,將“融入國際主流”,在“洋人地基上建房子”的東西包裝成自主技術,配合愛國營銷大發橫財,還將這種東西標榜自主運作進XC市場。

甚至在輿論上,攻擊那些堅定走自主路線的實幹者,聲稱他們是“重複造輪子”、“閉關鎖國”。一些人甚至還被輿論非議,比如對芯片和操作系統非常執着的倪光南,相比之下,當時的柳 則成爲“教父”。直到最近幾年,在“懂王”的教育下,國人才如夢初醒。

從實踐上看,如果把自己掌握核心技術稱爲“閉關鎖國”,那麼,全球“閉關鎖國”最爲嚴重的無疑就是北美大國!

希望這次國人能夠吸取教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