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曾經的手機巨頭諾基亞,一直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故事,說諾基亞的CEO約瑪·奧利拉在同意微軟收購的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們並沒有做錯什麼,但不知爲什麼我們輸了。”然後幾十名高管潸然淚下。實際在當時的新聞發佈會上,約瑪·奧利拉並沒有說這句話,幾十名高管更是不存在。作爲一名CEO,他應該清楚諾基亞做錯了什麼,或者說這世界上,並沒有哪家企業是“無錯而終”的。

在國內,諸如曾經的電視“老大”長虹,在2003年的時候一年利潤便高達2.42億元,成爲全球第二大電視廠商。在2009年更是連續20次成爲國內電視企業的第一。但是2019年國內市場小米的銷售量都已經超過了1000萬臺,而長虹在全球的銷量也不過900多萬。2017年小米推出米家變頻空調的時候,長虹更是給小米做了代工。說起長虹從興盛到衰落的經歷,主要是三個原因。

1、“交友不慎”

長虹在90年代就已經是國內電視企業的第一,但是市場競爭也因爲技術難度降低而增大,因此長虹將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場。但是國內的公司想要進入海外市場,銷售渠道十分重要,爲此長虹和APEX達成了合作。APEX雖然在1999年才成立,但是僅一年的時間裏,就憑藉賣DVD創下了1.6億美元的銷售額,並且還入駐了美國最大的連鎖超市沃爾瑪,在銷售實力上毋庸置疑。

長虹與APEX合作之後,也的確打開了海外市場,據資料顯示,長虹在2001年總銷量爲1100萬臺,其中有400萬臺銷往海外市場。然而在這些銷量中卻只見數據不見回款。在長虹當年的營收賬款中僅APEX一家就高達3.46億元。在這樣“空手套白狼”的合作中,長虹如同一隻“白狼”,而APEX則成了一個套狼者。

直到2004年12月,長虹終於宣佈結束與APEX的合作關係,但是根據當年長虹的財務報告,兩者之間還有4.675億美元的賬款沒有結清。這筆“壞賬”成了長虹的一道暗病。直到2016年,長虹才追回1億美元的貨款,與APEX 達成和解。

2、決策失誤

市場總是處於不斷變化之中,如同今天的手機通訊,已經從當初的2G發展到了5G,任正非在接受採訪的時候,甚至透露華爲已經在向6G進發,可見華爲能夠如今的成就,在前瞻性上功不可沒。而長虹對市場的前瞻性卻是稍顯不足。

在拓展海外市場的時候,長虹也沒有放下國內市場的競爭,在2000年初,長虹爲了保證生產,與許多顯像管供應商進行獨家合作,包下了70%顯像管的產量。但是當年的電視機市場開始有了變化,傳統的電視機並不受歡迎,大量的生產,導致長虹的庫存高達200萬臺,佔用流動資金80億元。

此後在電視技術方向的選擇上,長虹也做出了失誤的決策,在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中選擇了後者。並且爲了建造等離子面板生產線,還投入額17億元。但是此後液晶電視卻憑藉着尺寸優勢佔據了市場,長虹開始走向下坡路。

3、意想不到的對手

在商業競爭中,有時候總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對手,如康師傅沒有想到自家的方便麪業務會因爲外賣興起而衰敗,相機廠商也沒有想到手機企業能夠讓它們的市場萎縮。而長虹更是沒有意料到互聯網的興盛,能夠讓電視機市場有巨大的改變。近幾年來,小米逐漸成了互聯網電視市場上的主力軍,2019年小米電視銷量突破1000萬臺,創下了首個國內電視出貨量破千萬的記錄。

而作爲曾經連續20年銷售冠軍的長虹,則是已經敗下陣來,根據其2019年的年報,長虹的電視業務營收僅爲111億元,還不如冰箱空調業務的140億元,相比上一年更是減少了16.08%。此外在年報中與電器幾乎毫不相關的房地產業務的營收,卻是增加了32.32%,一代電視大王就這樣成了一個“賣樓的”,實在是令人唏噓。

回顧長虹的發展歷程,我們可以發現長虹並不是盛極而衰,而是在其輝煌的時候,已經埋下了衰敗的禍根。我們並不能說長虹做錯了什麼,只能說有些事情長虹沒做對。但是商業的競爭就是如此殘酷,當市場在變化的時候,你沒有做出正確的應對,那麼即意味着終將會被淘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