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不是經濟條件不允許,而是家長們的教育意識不強,尤其是祖祖輩輩都生活在農村的家長,他們教育孩子只是沿用老一輩的方法或參考他人的做法,有的家長甚至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們那會兄弟姐妹好幾個,父母也沒怎麼管,都過的好好的,也沒見的有誰走上彎路。”有這種想法的父母只看到了表面,他們姐妹兄弟幾個之所以沒有走上彎路,好好生活,是因爲父母勤勞質樸的品質影響到了他們,更何況那時候外界的干擾和誘惑因素也沒有現在這麼多。

所以家長們的教育意識應該隨着社會的發展而變化,不能一成不變的沿用老一輩的教育方式,更不能盲目地、扭曲地與城市相比,因爲有些好習慣的培養並不需要很好的經濟基礎,普通家庭雖然不能像家庭富裕一樣周遊四海、開闊眼界,但我們可以通過閱讀各類書籍來開拓視野。“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爲一個眼界開闊、知識淵博、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而今“寒門亦難出貴子”的社會嘆息更是對農村家庭教育敲響了警鐘。一說到家庭教育的意識不強,我們往往會聯想到留守兒童,認爲留守兒童的父母不關心孩子的教育,其實在身邊所接觸的家長中,這種現象不止體現在留守兒童的父母身上,常陪伴在孩子身邊的父母也是如此。家長的思維保守落後,他們眼中的不平衡只侷限於自己的孩子與縣、市孩子在喫、穿、用、學習成績等具體的物質上的比較,而忽略了各種習慣、品質等思想根源的差異。

於是大多數農村家長就得出一條結論:再苦再累也要孩子喫得好,穿得好,玩得好,盲目的報各種輔導班……在這種觀念的指引下,大多數家長在孩子身上大把大把的花錢,鞋子、衣服、手機都是名牌,導致孩子絲毫不知家長之艱辛,揮霍如土,相互攀比嚴重。

三是隔代教育普遍存在。隨着經濟的發展,農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再像父輩們那樣在家務農,而是選擇長期外出打工,由於外出條件有限,只能選擇把孩子留在家中,讓爺爺奶奶照看。在我任教的這幾年,班裏那些經常違反校規、班規,學習習慣差的學生有大部分是出自留守家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