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被世人稱之爲:“混世魔王”或者“混世遊俠”,當然了這個稱號也是因爲有關程咬金的小說而出名的,不過歷史中的程咬金不僅是個混世魔王,還是個福將;很多人都覺得凌煙閣名臣中,程咬金的功勞顯然弱於秦瓊、侯君集、尉遲敬德和李靖,其實不然,程咬金在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心中的地位都是極高的,他的政治地位也一點不亞於尉遲敬德、秦瓊他們。

並且程咬金深諳官場生存之道,這也是他能夠善始善終的主要原因;程咬金和大唐開國功臣們的關係都是極好的,他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也是一個很忠誠的將領,程咬金對待李世民,那真的可謂是傾盡自己所有,只爲忠誠他一人。

後來李世民駕崩,兒子李治繼位,李治剛繼位在朝中根基不穩,身邊除了長孫無忌,那就是程咬金一直在扶持他,也因爲程咬金的存在,這讓李治迅速的掌握住兵權,李世民和李治對程咬金都是極爲喜愛的,這其實也是程咬金能夠一路青雲直上的主要原因。

半路殺出程咬金,不按套路出牌

程咬金最出名的幾個典故莫過於他的“三板斧”和“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因爲青年時期的程咬金練武資質平平,和別人過招比武,程咬金只能夠靠以命搏命的方式來戰勝對方,再加上程咬金這個人長得五大三粗,身材也高大,給人一種壓迫感,而往往比武的時候,程咬金總會吼上幾嗓子虛張聲勢,直接把別人的鬥志給擊垮,然後三板斧下去,就搞定對手。

而程咬金也不刻意去練習各類的武功技巧,他認爲自己練了反而讓自己變得小心謹慎,還不如直截了當的幾斧頭下去;但不得不說程咬金的確是個福將,他也沒學過兵法和作戰謀略,但他能夠隨機應變不按套路出牌,帶兵打仗總是贏,這也讓別人摸不着頭腦

其實主要緣故就是程咬金作戰從來不按常理出牌,靠着自己以前當土匪和瓦崗寨作戰時候的經驗來打仗,程咬金帶兵擊敗了多少敵人,或許大家還真的不知道,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都曾經是他的對手,而程咬金就是憑藉自己莽撞和經驗打敗了這些身經百戰的大佬們。

李世民稱讚程咬金是“福將”

就連李世民都不得不感慨:“程知節真乃福將。”這還不是他的主要成就,據說當初程咬金曾經還當過一段時間的皇帝,不過後來感覺自己不是當皇帝的料,於是就讓別人去當皇帝了,當然這都是野史記載。

程咬金的輝煌時刻就是加入李世民隊伍,李世民極會用人,他雖然知道程咬金不管是在領軍作戰,還是兩軍對抗的比武中都沒有突出之處,但程咬金身上的一股血性和壓迫力恰恰是對手捉摸不透的,這還不算完,程咬金也曾在比武中落敗,不過程咬金是個人精,三板斧下來,對手都接過來後,程咬金看打不過,立馬調轉馬頭就跑,對手感覺被羞辱到了,於是就騎馬追,追到一半,程咬金搞清這周圍的地形,於是利用地形忽然殺了個回馬槍,再一次三把斧把對手擊敗。

程咬金成爲一個福將還並不是運氣,而是他極懂得利用周邊的所有有利形勢,而且人特別的精明,找準機會就下手,找不到機會就跑,這是在對我實力對比下的一個戰術問題。

程咬金忠誠如一,助力李世民取得玄武門之變勝利

當然了程咬金的故事還不僅是這些,玄武門之變是程咬金走向輝煌的一次重大決定,那時候太子李建成大肆地剪除李世民身邊的幕僚和將領,到最後李世民身邊就剩下了長孫無忌和程咬金,而李建成忌憚程咬金,於是就給李淵說,讓他把程咬金外調當刺史去。

當指令下達後,程咬金來到李世民身邊,對這個效忠多年的主公說了那句名言:大王被剪除左膀右臂,必定不能保全自己。我有死而已,希望您能快些自保。程咬金其實也摸不透自己的主公到底是怎麼想的,因爲李世民身邊的人都被搞走了,自己是最後的武將,現在自己也要被整走,程咬金很爲李世民擔心,雖然他也覺得李世民可能真的對抗不過李建成,但是出於忠誠,程咬金還是選擇爲李世民去死,這也是隋唐將領的風骨。

程咬金的一番話也讓李世民陷入了沉思,而程咬金接下里說的話,讓李世民真正的面臨生死考驗,程咬金說:“刀已經架在脖子上,大王難道真的害怕了?我們當年討伐王世充、竇建德,多次陷入危機,大王也不曾懼怕過,那麼難道只爲顧兄弟之情而白白丟掉性命。”而一旁的長孫無忌也看出李世民的想法,於是接着說:“先下手爲強,就算失敗,我們二人也將追隨大王腳步。

程咬金靠忠誠贏得李世民信任

歷史上也曾講過,玄武門之變其實讓李世民真正下決定的原因,也是長孫無忌和程咬金的苦勸,而這兩人也是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最後留在身邊的力量,當李世民終於下定決心後,但是也說出了自己的憂慮,因爲自己的心腹們都被調走了,只剩下三個人沒辦法成事,而長孫無忌只是說了一句交給我和程知節,於是程咬金和長孫無忌開始招齊原來心腹,而且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搞定。

而玄武門之變中,也是程咬金擊殺掉李元吉,這才讓李世民擺脫李元吉的追殺,玄武門之變改變了大唐時局,程咬金也間接地影響了大唐走向;在唐太宗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文臣其實是長孫無忌,而地位最高的武將是程咬金,尉遲敬德和秦瓊等人是因爲武藝高強、兵法高超,並且有真實力,他們纔得到重用,而程咬金就靠着忠誠和無畏,這才讓太宗給於他全部的信任。

程咬金故意露出破綻,求自黑明哲保身

而終於到了貞觀年間,李世民的登基也讓昔日這些手下十分的高興,反而平時不拘小節的程咬金,開始變得低調,程咬金雖然喜歡錢財,但是不義之財,程咬金是一概不要,並且程咬金會經常時不時的犯一些小錯誤,比如在哪天程咬金忽然跑去逛窯子,還大搖大擺的被言官們看到,於是這些御史們第二天就在太宗面前彈劾程咬金,程咬金沒有生氣反而樂呵呵的,一副傻乎乎的樣子。

唐太宗也只能在言語上責怪他,不過李世民是什麼人,他也是人精,一眼就瞧出了程咬金這小子是故意露出破綻的,後來什麼喝酒鬧事、賭博啥的,李世民知道後管都不想管,而遇到程咬金來宮裏述職,李世民就是一頓噼裏啪啦地臭罵,而程咬金先是唯唯諾諾地接受批評。

然後李世民批評完後,程咬金就立馬嬉笑的和李世民說話,程咬金的這種性格非常讓李世民舒服,李世民也經常在他面前聊一些心事,但李世民一旦聊到有關國事和立儲的大事,程咬金立馬打哈哈的給矇混過去,太宗和程咬金就是這樣君臣之間又夾雜着友情。

程咬金忠心感動李治,受到善待

唐太宗李世民後來駕崩了,程咬金十分傷心,自己爲了祭奠李世民待在家裏很久都不曾出門,終日的在廟裏爲他念經,這事讓李治知道了,李治對程咬金的行爲十分感動,就親自去府中接見了程咬金,當看到程咬金眼睛裏的血絲和黑眼圈,李治也明白了程咬金這不是作秀,而是真的爲先皇祭奠,於是李治也真正地把程咬金當成自己身邊長輩對待。

因爲李治是屬於奪位之爭中邊緣皇子逆襲成爲皇帝的,所以李治繼位後,朝中一些老臣仗着自己功臣和資歷,就對李治經常指指點點、大加批評,特別是長孫無忌,因爲自己是國舅,並且李治的登基幾乎是他推上去的,長孫無忌就直接掌握了大部分朝權。

而李治也對這個舅舅十分信任,而程咬金這時候也是身居高位,不過他和長孫無忌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他經常勸告長孫無忌不要過度的擅權,不然會導致君臣關係不穩的,長孫無忌每次也只是轉移話題。

程咬金看這樣不行,於是自己進宮去勸諫皇帝,程咬金說:“陛下繼位之初,雖然仁厚,然朝綱不穩,陛下需謹慎。”爲此程咬金主動的邊緣自己,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身份退居位高權輕的職位,後來李治和長孫無忌的政治鬥爭,讓大唐朝廷也發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動盪。

而李治真正掌權後,想要重用程咬金,而程咬金也只是婉拒,他只是淡淡地說:“臣已年邁。”因爲這時候的凌煙閣功臣已經沒幾個了,自己是目前功臣中權力最大的,如果自己不主動退居邊緣,那麼讓新帝如何自處。

小結

程咬金活到了77歲,一生中都是幸運爲伴,但是這份幸運其實都是他一次次自省而得出的結果,程咬金雖然位居高位,但是從來不觸碰太多權力,他和任何人的關係都是很不錯,就連武則天都對他十分敬重,而程咬金看到武則天的野心,也曾隱晦的給高宗提過,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高宗無法控制住武則天。一代福將程咬金就在長安家裏去世了,而高宗親自爲他弔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