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过时”的摄影教程跟老式产品的说明书都会告诉大家,相机安装上三脚架之后,必须“关闭防抖功能”,否则反而会造成图像模糊。

但耗子哥今天要告诉你,单反相机(微单相机)上脚架需要关闭防抖功能的说法已经是过时知识了。

为什么老式镜头上脚架需要关闭防抖功能?

相机的镜头光学防抖原理是通过一个“陀螺仪”检测镜头的位移,然后下达指令给防抖镜组进行“补偿运动”,保持镜头光轴的稳定。

而在防抖技术的早期,由于“陀螺仪”之类判断镜头位移的元件不够先进(精度不够高),当相机处于长时间静止状态的时候,镜头防抖组件的“陀螺仪”由于得不到镜头的位移信息,就会被相机误判为防抖组件不工作,需要重新启停。这么一来,防抖组件一折腾,反而把稳稳的成像给“弄糊”了。

因此,早期的防抖镜头如果装上三脚架拍摄的话,务必将防抖功能关闭。例如下图是尼康AF-S 55-250DX镜头的说明书,就明确标示,上三脚架应该关闭防抖功能。

但在这里还是要补充一句,即便是老式的镜头产品,只要你拍摄的场景曝光时间很短,例如只有1/10秒以内,这种情况下相机不会来回启停防抖组件,即便你没有关闭防抖也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

具有“脚架模式”的新型镜头就不需要上架关闭防抖了

由于耗子哥最近10来年一直玩佳能,据我所知,佳能在十多年前的镜头就已经具有脚架模式。

例如2006年问世的佳能“小小白IS”镜头,它便具有“防抖1”、“防抖2”两种模式。其中“防抖1”模式对应手持拍摄,而“防抖2”模式则对应脚架摇拍模式。

佳能的官方网站还有技术介绍如下:

安装到三脚架上拍摄时会有轻微的相机抖动,配备IS影像稳定器的镜头中,有些具备防止误补偿此类抖动的功能,也有机型具备针对此类轻微相机抖动有效进行补偿的功能。

看到了吗?

佳能的新款镜头、高端镜头不仅上脚架不用关闭防抖,而且它们的IS防抖功能还能进一步针对三脚架的轻微抖动进行更好的矫正,开着比不开还更好!

再看看耗子哥手头的这只EF300mm f/2.8L II(2011年发布)的镜头,就明确在说明书上标识了使用三脚架是完全不影响防抖功能使用的。

最近几年的部分新产品,连防抖开关都省略了

例如耗子哥自己的佳能M50套机(EF-M 15-45mm f/3.5-6.3 IS stm镜头)与最近试用的尼康Z7微单相机搭配Z70-200S镜头。这两套不同的组合,镜头都是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设计,但设计师却把镜头镜身上的防抖开关取消了。只有进入相机的机身菜单才可以调节开关,否则会一直处于开启状态。

如果相机上三脚架就一定要关闭镜头防抖,那显然设计师的这种改动就是违反用户体验的,但我们看看尼康的新品说明书是怎么写的?

由于Z70-200S镜头太新,连官网都没提供说明书下载,我找了一份尼康Z50-250mm f/4.5-6.3 VR镜头的说明书,而在这里,尼康的新品镜头说明书也明确的标示:

将VR防抖设置为“Normal标准”或者“Sport运动”模式,可以减少三脚架晃动的模糊!

既然耗子哥已经罗列出佳能官方网站的技术说明,尼康、佳能的新品镜头产品说明书内容,我相信这个问题已经“水落石出”了!说什么上三脚架一定要关镜头防抖的说法早已是过时知识了。

在这里也奉劝大家,不要一直用老想法去对待新器材,产品说明书在闲暇时间“啃一啃”还是相当有好处的。

当然,在某些特殊的领域,还是推荐关闭防抖:

例如超长曝光摄影,相机往往要曝光超过30分钟甚至2~3个小时。这种情况下,开启机身防抖,会额外带来热燥,而且增加发热与电池损耗。

又例如飞鸟拍摄,由于镜头防抖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飞鸟拍摄对反应速度要求很高。所以拍飞鸟的摄影师也往往选择关闭防抖功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