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自网络

我们经常会接到各种电话,有卖保险的,有卖房子的,也有推销各种网络信息服务的,但这些还不是最可怕的,最让人深恶痛绝的就是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用QQ或微信冒充好友,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或微信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更可恨的还有用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给受害人造成经济损失不说,更寒了善良人的心……

图片源自网络

形形色色的手段可谓机关算尽,五花八门。那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又该如何尽快止损呢?

河北银行业专业人士给出了以下三步提示:

一是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

二是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

三是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同时还应做到“六不”,即:不轻信,不汇款、不透漏、不扫码、不点击链接、不接听转接电话。

最主要的,在接到了电信网络诈骗电话后,一定不要当即做决断,而是要主动做到“三问”

主动问本地警察,主动问银行、主动问当事人。在多家核实、多方确认情况后再做决定,不可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与此同时,还要养成七个好习惯: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保管好不用的复印件、睡眠卡、交易流水信息。

2.网上银行操作时,最好手工输入银行官方网址,防止登录钓鱼网站。

3.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

4.密码要设置得相对复杂、独立,避免过于简单,避免与其他密码相同,定期更换。

5.开通账户动账通知短信,一旦发现账户资金有异常变动,立刻冻结或挂失。

6.不随意链接不明公共wifi进行网上银行、支付账户操作。

7.单独设立小额独立银行账户,用于日常网上购物、消费。

(稿件来源: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