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有一个想法,为什么同样是描写奢侈华美的生活,《小时代》给人很装逼的感觉,而《红楼梦》却没有呢?

有人说,《红楼梦》相当于贾宝玉写贾家,而《小时代》相当于刘姥姥回村说贾家。

还有一位有才的网友这样回答:

郭敬明写《红楼梦》......不就成了穿迪奥的宝钗和穿阿玛尼的黛玉,为了富二代宝玉的撕逼大战。然后拿着爱马仕包包的贵妇贾母和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人互相撕逼。喷了香奈儿香水的元春,探春,惜春迎春互相撕逼。穿着D&G的宝玉贾环为了家产撕逼。爱着百达翡丽的凤姐,尤二姐,尤三姐撕逼。..................四大家族互相撕逼,动不动就抛出上亿家产。然后一把大火,贾府烧没了,大家都死了吗?

好吧,我们来看下《红楼梦》如何低调炫富。

《红楼梦》第48回里写到:

学潘自骑一匹家那养的铁青大走骡,外备一匹坐马。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先了解一下走骡吧。

走骡,顾名思义,其实是骡子。

但这个骡子堪称“竞走大神”,其步履稳健、步距均匀,行走时人坐其上不会感觉颠簸。

但它虽然是走,速度却不比小跑的马匹慢多少,堪称长途旅行必备代步。

无马匹之颠簸,无舟车之憋闷,是不是想一下就很爽?

走骡虽然听起来没有什么汗血宝马名贵,价值却一点都不低,甚至堪比一品良驹。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薛蟠已经够奢侈了?

然而别急,你没注意到她还带了一匹马吗?

可能有人会好奇,都有走骡这么舒服的代步工具了,为啥还要多备匹马呢?

其实说来也简单:

一者,出门在外,万一坐骑生病受伤,总得有个替换。

二者,万一遇见突然变天,或者继续晃悠悠,在天黑前来不及赶到驿站,那就得换上马匹策马奔腾一番了。

三者,即便出门在外,这类公子哥的衣食起居也是有小厮打理得好好的,而且往往要提前备好。

比如眼看着距离城镇还有半日,小厮就该换一匹之前没有载人,体力保存比较好的马,提前赶到城镇,定下客栈房间,预备酒肉美食。

等公子到店的时候,什么米其林三星美食,超高级香薰spa,那都是现成的,公司只需要享受就可以了。

至于影视剧里那种公子哥带着小厮进门一问,哎呀,客栈满员吃喝木有的情况,其实是不该发生的。

于是你看,一个薛蟠出行,两匹坐骑,背后处处透露着奢华富贵的小心机,可曹雪芹却一笔带过稀松平常。

你再想想,如果换成郭敬明或者其他水平有限的写手,是不是忍不住就要开始贴名牌,炫价格,说不定还要补上几个吃瓜路人角色的羡慕嫉妒恨。

所以说,这就是格调的差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