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說起追星,好像大部分人腦子裏浮現的都是瘋狂嘶吼的應援,或者拿着愛豆照片自我陶醉的場景。總之呢,是跟教育這個莊重嚴肅的行業相差十萬八千里。

追星場面

但是隨着90後進入教學大隊伍,追星和教育似乎又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今天就看到有網友扒出王俊凱粉絲作爲教師讓自己的學生爲自己愛豆應援的視頻。視頻中,一名幼師組織孩子們拍視頻,並問孩子們“誰最帥啊誰最帥”,孩子們回答“王俊凱啊王俊凱”。

王俊凱粉絲帶動學生應援

該視頻一出就引發熱議,本來小瘦以爲大家會針對該時間討論一下當代教育的問題,結果評論區幾乎全在說肖戰。好吧,所以斷網很久的我又去了解了一下肖戰時間的來龍去脈。

肖戰粉絲帶領學生應援

原來前一段時間一名身爲教師的肖戰粉絲,讓學生錄製視頻爲集體爲肖戰新歌《光點》做應援,並且發佈到網上。同時還有人爆料肖戰超話存在教師天團。隨後,肖戰對此事做出回應,表示自己不需要應援。

肖戰回應

昨天人民日報評論發佈微博批“組織學生應援偶像的老師”一事,並且強調“學校是知識殿堂,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方,不是爲明星應援的粉絲加工廠。”

人民日報稱要理智追星

隨後肖戰轉發該微博,並評論到“職業底線不能破,理性之圈不能出,飯圈不能圈一切。”

從這兩件事情上能看出來,飯圈影響之大,影響之深。不僅本人受到處分被撤職,還大大影響了偶像的形象,甚至演變成惡劣的社會影響。

肖戰

仔細想想,教育觀念的轉變確實是飯圈文化越來越普及的重要因素,我學生時代接受到的追星教育是”劉德華某一女粉絲的瘋狂行爲導致父親自殺“的反面教材,現在學生接受到的追星教育是”老師的男朋友是xxx男明星“的白日做夢。長此以往,可想而知對那些懵懂的學生會產生怎樣潛移默化的影響。

其實“追星“的情況並不是近幾年才興起,早在05年的時候,《超級女聲》火遍大江南北,大家用手機短信爲偶像投票的事情也叫“追星”;學生時代省喫儉用買愛豆的海報貼紙貼滿整個屋子的事情也叫”追星“。只是隨着網絡的發展,飯圈文化被逐漸放大並且越來越透明化,也正是因爲這樣,追星女孩男孩們更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少做點讓愛豆操心的事,畢竟粉絲行爲,偶像買單。

王俊凱

不管是教育行業,還是社會中其他行業,涉及到追星我們都應該理性對待,適可而止。因爲社會生活對孩子的影響並不比學校生活中的影響小。少年兒童關乎國家的未來,就像人民日報中說的”飯圈不能圈一切“。

人民日報評論

最後,希望各路粉絲真的能多聽聽愛豆的話,理智追星,過好自己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