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所有網貸包含P2P及現金貸的退出之年,P2P已經6000家剩了幾百個沒退乾淨的正在喘最後一口氣。

與此同時,現金貸也正在被拷打,短信行業的剛出來,支付行業的4-5家又進去了。據最新消息,現金貸頭部掌衆今天也迎來了警方光顧,還準備帶走幾個到那邊喝茶。

去河南喝茶的金蛋早雞飛蛋打了,所以剩下的大小現金貸老闆們正瑟瑟發抖,前兩天還有個人問我現在是不是適合進場。適合個P,你是搞得定流量還是搞得定催收還是搞的定人不被抓啊。一個有幾十個馬甲包的現金貸平臺都原地解散了,你這是有多牛。

一切的一切,這個刀口上舔血、時刻與政策打游擊的行業已經越來越難幹、行走在滅絕邊緣了。老哥再剛需,盤子也要無限縮小。

這邊焦灼的同時,還有一方正是九九那個豔陽天。

這一方就是銀行,今年以來,很多人明顯感覺到銀行的錢好借了,利率低了,審批也容易了,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銀行都願意放貸了。

銀行放貸規模巨增的趨勢去年就有了,畢竟經過幾年互金的培育,大家不管理財還是借貸,都開始互聯網化了,用戶超前消費的習慣也培養好了,各種大數據風控模型也跑通了,國家隊入場正當時。

截至到目前,至少有11家民營銀行披露了2019年業績,他們的業務規模與營收利潤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部分民營銀行甚至翻了幾番。

理財端另表,畢竟P2P沒了之後,京東金融、度小滿等到處都是各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加上活動年化一般也能達到4個點甚至以上,而借出來的信用貸,其實利率相差無幾,可見銀行們搶市場之心急。

以下兩張圖,雖來自不同銀行,但看得出銀行業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之間已相當接近,稍微多點逾期銀行就當幹公益了。

今年銀行這麼愛放款,有資金需求的又這麼多,大把的人VS銀行大把的錢,雙方要怎麼勾搭得上呢?

廣大助貸機構。

去年想活的P2P無一例外都喊出了要轉助貸的口號,但除了拍拍貸,好多家都沒了下文。

當大型助貸很難,但依據叢林法則,除了高層的喬木,最多的還是底層的灌木,就是一堆堆的貸款中介,也都戴上了助貸的高帽,成了所謂的助貸機構。

恩,不是鏈家那種穿黑西服、白襯衫帶買房、租房的中介,是帶你借錢的,當然,中介費是要收點的。

助貸機構就是幫銀行放貸的機構,畢竟如今只有銀行可以放貸,連聯合放貸都不允許,風控等核心工作也不允許外包,所以這些機構乾的活就是幫銀行導流,把客戶拉過來,然後風控、放款都是銀行的事。

這樣的機構,線上線下都有,上海靠近人民廣場的南京東路、靠近陸家嘴的東方路等附近都是這類機構的集中營,行業人士估算大幾百家是有的,都藏在那些光鮮靚麗抑或破舊的辦公樓裏。

聚集在這裏,主要是這裏銀行集中,方便客戶去拉徵信。

機構之間的競爭也很激烈,幾年前去拉過徵信,出來的樓梯上被人圍追堵截塞了一堆的名片,這些名片的背後都是貸款中介。今年缺錢的人多,有人表示客戶去拉個徵信有時要排隊兩個小時,中間時刻擔心,怕被人分分鐘撬掉。

趕上銀行放水,這些機構的生意好到飛起。跟之前的網貸一樣,也是有網上如頭條、廣點通投放廣告買流量,或通過短信等渠道獲客,有意向的客戶註冊後電話跟蹤,然後到線下門店簽約,會根據客戶需要推薦產品。

當然,資質好的比如徵信良好或有抵押的建議直接找銀行,沒有中介費,資質上有點瑕疵的才需要中介包裝。

去年接到過很多“辦理銀行貸款需要嗎”的電話,基本就是這種機構打過來的,今年騷擾電話被打擊的厲害,相對少多了。部分銀行已經親自打了,我就接過招行工作人員電話,詢問是否要貸款。

而流量端,由於今年放貸的盤子較之前少了很多,所以也有部分開始向給合規的助貸產品倒量轉移。

對於很多曾經的互金行業從業者而言,轉型助貸其實算一個還不錯的選擇,雖然這行利潤不比現金貸之類,但勝在穩妥,當然,在推介過程中不要搞那麼多騷操作,否則也要被收拾。

民間金融,抱緊銀行大腿喝幾口湯即可,不要老是追憶曾經魔幻的過去。

總之,隨着監管的不斷升級,一切都會向着愈來愈規範發展。今年,合規助貸應該還在風口之上。

有做助貸的專業人士,可私聊羣主,建個專門的銀行助貸羣,溝通流量、推廣、商務合作等事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