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茶館(kejichaguan)

“如果你10年前錯過了淘寶,8年前錯過了微博,5年前錯過了公衆號,3年前錯過了抖音……”這個金句在2020又有了更新,“那麼現在,你不能錯過視頻號”。

在今年微信年度大會上,張小龍提出希望對“短內容”發力,1月20日,微信“視頻號”進入內測。

兩個月後,備受期待的視頻號發展如何?

幾番更迭後,視頻號出現了

在評論視頻號的現狀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歷史。事實上,微信對視頻的嘗試已久。

早在2018年12月,微信就上新了“時刻視頻”。

2019年春節期間,紅包有了動態的玩法。

2019年6月,將微視引入了朋友圈。

2019年8月,聯合快手,推出了看一看視頻。

長達一年半的嘗試,纔有了今天的視頻號。

視頻號的官方描述說:你所創作的內容,不僅能被關注你的粉絲看到,更可以通過社交推薦、個性化推薦的方式,讓你走出微信好友的小圈子,進入超過11億用戶的大舞臺。

從視頻號的形式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樣幾個特點:

1.走出了朋友圈的關係鏈

走出了朋友圈的關係鏈,是我們看到了視頻號的第一反應。

視頻創作者與用戶、用戶與用戶之間都可以相互溝通,這打破了公衆號和朋友圈的關係鏈限制。由此也可以側面映證,在公衆號打開率持續走低的當下,公衆號裏的原創視頻,朋友圈的動態視頻無法匹配微信的期望了。

強關係鏈可以帶來高互動,卻很難擴散。微信想在短視頻上取得成就,需要開闢另一條路。

2.興趣推薦的算法

雖然微信暫時沒有公佈視頻號的推薦算法,但僅以個人體驗來說,除了官媒大號,視頻內容基本是以用戶興趣爲尺寸推薦的,社交推薦應該也佔一定比例。基於公衆號的種類可以用來衡量用戶的興趣,內容與用戶興趣的匹配度大概不太難。

總得來說,隨着微信的普及,微信裏的聯繫人也不止熟人這一種關係。如今,視頻號的設計順應了弱關係的存在,這突破了過去的“私域”設定,也爲打造公域流量埋下了伏筆。

騰訊對短視頻的期望

很多時候,與其談論微信對短視頻的野心,不如說騰訊對短視頻的野心。

作爲國內最大的以內容爲核心的消費性互聯網公司,搶佔用戶時長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短視頻作爲高速增長的明星領域,用戶轉移成本是比較低的。

但一直以來,正如張小龍所說,微信曾與短內容失之交臂。騰訊在短視頻上也一直存在短板,更隨着抖音成爲國民應用,帶動字節頭條其他產品高速增長,騰訊越來越坐不住。

2018年起,騰訊在短視頻領域不斷出擊,更是大力復活微視,砸下30億強勢進攻。其實,按照騰訊內部的叢林法則來說,微視這樣投資回報比低的產品,早早應該被扔進粉碎機沒有重生機會,但目前來說,它最大的意義,已經從進入短視頻梯隊,變成了攪渾短視頻的市場,再不濟,也要爲自家社交產品助力,充實內容抵禦外敵。

人們也普遍認爲,微視是騰訊的防禦系產品,其存在便是戰略意義。但目前來看,微視的奇襲並未收穫奇效。

砸下巨量資源也沒有砸出水花,傾注一切還是仍處於追趕狀態之後,只剩一條路可走——還有微信,唯有微信。

作爲騰訊的拳頭產品,微信始終被寄予厚望。本次視頻號的產生,證明騰訊已經到孤注一擲的時候了。微信龐大的日活和極高的粘性是它背後有靠山,只要微信不死,它就有足夠的調整時間和試錯的成本。

營爲王的時代

無論是市場競爭來說,還是產品更迭以及用戶需求來看,短視頻都已經是微信進化的方向。

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是,上一代互聯網獨角獸,要麼是早早抓住了人口的紅利,要麼是準時踩中了行業的風口。而短視頻的領域,抖音和快手已經佔據主動。

雖然短視頻的競爭還剛進入中場,騰訊未嘗沒有機會,但高機會也伴隨着高風險,這個賽道不僅有抖音、快手,還有綠洲、小紅書……大家都在加速起飛。背靠大公司的資源,這些產品也不會少了曝光。於此同時,我們更要注意到產品運營的重要性。

如果微信是希望把普通的微信用戶變成製作者,那麼,微信需要升級功能。

視頻是比文字和圖片更高維度的內容形式,對普通人來說,製作視頻是有門檻的。微信需要普通人一點開視頻號,就能開始製作視頻。但目前來說,視頻號還不算簡單易懂。

在當下,做出一個好產品吸引四方來客已經不現實了,運營爲王的時代,一向剋制且無爲而治的微信,需要作出改變。

如果微信想走PGC的道路,除物質獎勵之外,如何吸引他們持續創造獨家內容,而不是僅僅將微信作爲分發的渠道之一。

以抖音爲例,抖音的成功,是算法的運營的成功。不僅多觸點挖紅人給產品引流,更重金培養紅人,助力持續產出優質內容。不僅主動運營話題,讓用戶有天可聊,更培養爆點內容的產品,以期某天以病毒內容引爆全網,而目前,微信還沒有看到在PGC上的改變。

顯然,在運營的路上,視頻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