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为人子,尽孝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何孝敬父母才是更好的做法?相信很多人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现实中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汉朝博士韩婴曾对此问题说过一句话,既是对汉朝当时状况的回应,同时也对今天的我们非常有指导意义,如果我们做错了,会留下太多太多的遗憾,会后悔。

我们先简单了解这位汉朝博士韩婴。汉朝的博士自然不是今天的博士,不是一种学位,而是一种官职,专掌经学传授,是一种学术顾问性质的官。我们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能做汉朝博士的人,都是非常有学问的人。这样的人,其见解往往都是比较有价值的。在汉文帝时期,我们熟知的贾谊就是博士。今天说到的韩婴也正是汉文帝时期的博士。韩婴历经汉文帝、汉景帝和汉武帝三个时期。在汉武帝时期,他还和董仲舒展开过辩论。

交待了韩婴的情况,我们再来看看汉朝时期关于孝敬父母的社会背景情况。我们常说汉朝以孝治天下,一个很标志性的现象就是汉朝皇帝的谥号里面都包含了一个“孝”字。如汉文帝,谥孝文皇帝;汉武帝,谥孝武皇帝。多说一点,汉朝时的皇帝其谥号短,年号一般会有多个,所以我们常以谥号称呼对应的皇帝。唐朝开始,皇帝的谥号变得很长,如唐太宗的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后期的皇帝谥号还有更长的,如清朝的努尔哈赤的谥号为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实在是太长了,想背下来都是很难的。所以从唐朝开始,人们习惯用庙号称呼对应的皇帝,如唐太宗、宋仁宗。到了明清两代,基本上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有一个年号,所以此时人们用年号代称对应的皇帝,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康熙、乾隆等等。

谥号是对皇帝一生的总评价,汉朝皇帝的谥号均加一个孝,这是向天下告知皇帝都是很孝的,希望臣民们也孝字当先。当然为了称呼的方便,习惯上会把每个皇帝都有的“孝”字隐去,简称汉武帝、汉景帝等等。

汉朝宣传应该孝敬父母,在实际中又有什么样的问题发生呢?我们可以从丧葬这个视角去洞察汉朝的孝。汉朝的丧葬显然承袭了战国以来的厚葬。汉朝的厚葬无论从资料还是后来的考古都可以证实,如海昏侯的墓中就有大量的陪葬品。海昏侯的墓并不是汉朝厚葬的孤例,汉朝的厚葬是大量的、大规模的。汉朝的上一个朝代秦朝也是这样的,如秦始皇的陪葬陵就令今人叹为观止,并为今天的人们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与收入。

但是汉朝的经济水平毕竟无法与今天相比,那是一种低水平的经济。能够解决温饱便是当时的盛世水平了,整个社会风气重视厚葬,那么就会占据一个人生前很多可用的资源。很可能生前活得平平淡淡,死后却葬得风风光光。当时的人们会用厚葬父母、用丰厚物质祭祀父母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孝。

于是,博士韩婴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个见解对今天的我们仍然非常有意义。韩婴说“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直译就是等父母死了杀牛去祭墓,不如趁他们活着时杀鸡杀猪去供养他们。千万不要生而不养、死而厚葬。父母生前不及时孝敬,等死了之后,买再贵的墓地,用再贵的祭品,办再隆重的丧礼,又有多少意义呢?只不过为自己的不孝寻找一丝慰藉罢了,并不是真的孝敬。

如今的人们结婚普遍较晚,等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年纪往往五六十了。现在城市生活压力大,刚工作前几年可能没多少积攒,人们和父母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常常又是分住两个城市,所以年轻人常常不能很早就去思考孝敬父母的事情,能够不啃老已经是不错的了。我们常常想,再工作几年,等条件好了,接父母过来或给留在家乡的父母更好的条件。然而,人过了60岁,说没了就没了。人均寿命是一回事,具体到某个个体又是另一回事。当父母不在了,我们通过大办特办父母的丧事,意义还有多大呢?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孝敬父母从现在就应该开始,时间并不等人,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也。在父母生前就好好孝敬,别做反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