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跟人打交道,選擇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對我們的人生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可以說,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上選對了合作伙伴,在婚姻上選對了伴侶,在日常交往中選對了朋友,那麼他的人生會更容易成功,也更容易獲得幸福。

識人是非常重要的,識人也是一門很深的藝術,因爲人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動物,人很會隱藏和僞裝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眼睛裏直接看到的東西,並不一定是事物的真相;我們眼前的那個人,也並不一定是他真實的自己。

道理都懂,但實際情況是,我們都習慣於憑藉感覺和表象去了解和判斷一個人,有時候甚至會帶着濾鏡和有色眼鏡去看待人,這種“粗糙”的看人方式經常讓我們看人看走眼。

那麼,如何才能準確系統地識人呢?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想要成爲識人的高手,我們首先要有一套非常厲害的識人工具。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工具,就是當今應用最廣泛、也最牢固的瞭解個性特徵的系統,叫做“大五人格理論”,它是西方心理學界公認的人格特質模型。只有摸清楚了一個人的人格特徵,我們才能從根本上看穿一個人,不被表象所矇蔽。

一、什麼是大五人格理論?

顧名思義,大五人格主要包括了5種不同的人格層面,分別是開放性(openness),責任感(conscientiousness),外向性(extroversion),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神經質(neuroticism)。把首字母連起來,剛好拼成OCEAN這個英文單詞。

1、開放性(openness)

典型的開放性的人非常喜歡冒險、探索未知,並且喜愛深度思考。

他們有着豐富的想象力和源源不斷的好奇心,這使得他們不滿足於停留在原地,而是不斷打破舒適區、挑戰權威和慣例,不斷髮現新的自己和新的世界。

這類人往往興趣愛好廣泛,樂於接受新觀念,也易於適應新的環境。

反之,開放性比較低的人會傾向於保守、傳統,他們不愛探索,更喜歡熟悉的、已知的事物,更喜歡呆在舒適區。

比如,有些人會固執地只走某一條路,而有些人卻能探索出多條路線到達目的地;有些人願意把一個原材料做出多個花樣,而有些人永遠只固定那一道做法;有些人出去旅行會到處跑、到處逛,而有些人好幾天都只呆在酒店裏或只在酒店周圍放鬆一下。

這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只是性格不同,從而導致行爲不同。

2、責任感(conscientiousness)

如果開放性的關鍵詞是好奇心和探索欲,那麼責任感的關鍵詞就是計劃和秩序。

責任感象限得分高的人,通常喜歡按照慣例和計劃做事,他們很少打“無準備之仗”。

出去旅行,他們會提前安排好行程,具體到每一天去哪裏、喫什麼、幹什麼;家裏有些東西快沒有了,他們會提前買好,以備不時之需;工作時需要檢查某些零件,一般人只檢查一兩遍,而責任感高的人會檢查三四遍,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

他們遵循秩序,喜歡井井有條,同時追求卓越,自律細心,要做的事情一定會做好。

這類人的自我效能感很高,因爲他們完全具備完成目標所需要的毅力和恆心。

與之相反,責任感象限得分低的人會傾向於衝動、粗心大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無序、經常遲到、無計劃、隨心所欲、憑感覺等等。

3、外向性(extroversion)

外向性應該是五大維度中,研究最多也最被人們頻繁提及的性格特質了。

外向性分值高的人通常樂觀開朗、充滿活力、精力充沛,他們健談,愛笑,有很強的情緒感染力。

這些特徵非常利於他們快速融入各種社交活動,給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成爲別人關注的焦點。

這類人一般坐不住,閒不下來,他們更喜歡熱鬧、忙碌的生活,這樣更能凸顯出他們外向性的優勢和魅力。

反之,分值低的人會傾向於安靜、保守、害羞、沉默、寡言少語等狀態。

4、宜人性(agreeableness)

如果把高外向性的人比喻成爲炙熱的太陽,那麼高宜人性的人則像一個柔和的、發着淡淡光芒的月亮。

宜人性是溫和、友好的代名詞,宜人性分值高的人往往樂於助人、耐心大度、仁慈博愛、善解人意、體貼、有同情心,他們的所作所爲都展現出很高的“利他性”。

如果想要找到一個好的傾聽者,他們無疑是最佳人選。

而與之相反的,則是低宜人性,這類人很喜歡挑別人毛病、跟別人擡槓,總是有意無意地責備他人,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又或者他們表現地非常冷漠、遲鈍,對他人的情緒毫無理解和共情。

5、神經質(neuroticism)

高神經質的人往往容易焦慮、抑鬱、情緒化,他們很容易因爲一點小事就生氣、衝動,或者感到無力和絕望。

他們的情緒開關非常不穩定,抗壓力很差,外界的刺激對他們的情緒操控影響巨大。

如果把高神經質人放置到一個陌生的、充滿評判性的以及壓力巨大的環境中,他們會比其他人更先崩潰。

由於他們總是思前想後、經常憂慮,他們的專注力也比普通人弱。

反之,低神經質的人更有耐心,更容易放鬆、更能保持鎮靜,尤其是在面對壓力的情況下,他們的情緒管理能力較強,心態更淡定,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各種誘惑和投射。

二、如何運用大五人格理論?

瞭解了大五人格理論,我們要如何運用呢?

首先,用它來了解自己。

因爲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客觀地認識自己,那麼在瞭解他人時,也基本上能夠做到客觀公正。

你可以思考這樣三個問題:

1、按照0-4分打分,你的每個性格特質的分數是多少?從最高分到最低分,依次如何排列?最高分那一項,是否符合自己的核心性格?

2、這五大人格特質,按照你最喜歡的、最理想的方式排列,它們依次是什麼?爲什麼這麼排?

3、你最看中的是哪一項或哪兩項典型人格特質?你最不能接受的是哪一個或哪兩個典型人格特質?

對自己有一個相對清楚的認識之後,然後再把它運用在你想要了解的人身上。

可以說,不管是結交一個新朋友,還是瞭解你身邊的戀人或伴侶,亦或是在企業招聘合適人選時,大五人格理論都能起到很好的參考作用。

識人是需要一定的閱歷和經驗的,所以平時要多參加社交活動,多出去走走,多學會觀察,多從人格層面去了解一個人,這樣才能真正看人不走眼、看人看到骨子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