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沉寂多日后,5月26日一大早,突然来了一条消息。这条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了。据香港“东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26日,港澳知名爱国企业家、第9届至第11届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逝世,享年98岁。一代赌王何鸿燊走了,但他的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

1、用智慧和生命换来“赌王

何鸿燊走了,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然而,他一手创建起来的博彩帝国,仍然熠熠生辉。 对熟知中国人来说,提起何鸿燊根本绕不开博彩。

何鸿燊于1921年11月25日在香港出生,祖籍广东。他家庭背景显赫,是香港商人何东爵士的侄孙。其旗下的主要企业包括:澳门博彩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新濠国际集团、香港信德集团有限公司、澳门国际机场专营公司、澳门诚兴银行等。

澳门回归祖国后,澳门赌业在2006年超过了美国拉斯维加斯,成为全球最大的博彩中心。何鸿燊的财富随着赌业王国的急剧扩张而暴涨,最高峰时控制着5000亿港元的资产,个人财富700亿港元,位居港澳十大超级富豪之列。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一片乱世。虽说富贵险中求,但在那个年代,想赚得财富,没有权力的庇护,九死一生。屡遭性命威胁的赌王,后来曾选择用金钱破局。

“如果我被打死,在48小时内,谁能把凶手打死,这100万就归他所有。”何鸿燊的这句豪言壮语,也是他整个前半生赌命求生的真实写照。

2、从不停息的拼搏换来一生的传奇

20岁时,他揣着全部家当——10元港币,挤上香港开往澳门的船。

21岁的何鸿燊在二战的枪林弹雨里做“押船”生意。这绝不是什么美差,当时的海上风起云涌,各路军舰横行霸道,海盗更是杀人如麻,一着不慎,就会丢了性命。

在一次出海中,何鸿燊身揣40万现金准备以钱易货。船还未至,飞来的子弹已让他的船员们中弹身亡。

22岁,他就赚到了人生第一个100万,贫穷贵公子由此发家。后来,何鸿燊回忆这段岁月说:“只一二年,我就赚了许多前辈商人一生都赚不到的钱。百万身价,在当时的人听来如天文数字,可我的钱来之不易,我是用命换来的。

1961年,澳葡政府规定博彩业须通过专营制度实施,何鸿燊看准时机,重返澳门,与霍英东等人合作,一举拿下赌场独家专营权,迈出“赌王”之路的第一步。20世纪90年代初,又在澳门建立“皇宫赌场”等多个赌场。

3、赌王和他的四个女人

赌王何鸿燊谈起家事,曾感慨:“做生意我还是有多少把握,但应付女人就不行,要扯白旗。”应付女人“不行”的赌王,更令人熟知的是他“四房十七杰”的庞大“后宫”。

何鸿燊的大房夫人黎婉华出身葡萄牙显赫家族,夫妻二人曾有过数载浪漫时光。借助夫人的家世,赌王也得以步入澳门上流社会。两人结婚10周年时,黎婉华遭遇车祸,之后又染上怪疾,从此缠绵病榻。

虽然何鸿燊对发妻还尽着义务,探视,陪她聊天、玩纸牌,但心已另有所属。不久,何鸿燊迎娶了二姨太蓝琼缨。大房为了反抗赌王纳妾的行为,要求何鸿燊娶了自己的私人看护陈婉珍为三房。陈诞下的一对龙凤胎曾令赌王惊喜不已。但到第二年,两人已不复恩爱。

赌王的最后一位红颜知己是广州来的舞蹈教师——梁安琪,四太。梁安琪是文工团舞蹈演员出身,舞技过人,面容姣好,正中赌王下怀。有梁安琪作舞伴,何鸿燊一下子找到了当年与二太蓝琼缨跳舞时的感觉。

4、爱国情节

1988年,何鸿燊捐献黄杨木雕达摩像被故宫博物院藏。

1999年3月,何鸿燊出资300万美元,支持北京兴建中华世纪坛。

2003年初,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在美国寻访到猪首铜像的下落。经过努力争取,美国收藏家同意将猪首铜像转让,何鸿燊捐款人民币600多万元将猪首铜像购回。

2007年9月初,何鸿燊以6910万港币购得“八国联军-圆明园遗物”马首铜像,并将其捐赠给国家。马首曾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希望借此带动更多人参与保护中国文物的工作,共同宣扬爱国爱民族意识。

2009年6月12日,拍到油画《南京条约》、《世纪大典》《毛泽东主席会见希斯》和青铜雕塑《毛泽东》、《邓小平》等五件艺术品,全部捐赠给国家博物馆。

何鸿燊是澳门举足轻重的人物,曾任第9至11届全国政协常委,多次受到中国国家领导人接见,曾参与见证中英、中葡谈判及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他生前积极参与对祖国内地的经济建设,文化慈善等事业,为澳门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一名爱国的港澳同胞,他对国家建设的支持也体现在实际行动上。2001年,当时身为奥申委顾问的何鸿燊在得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后,随即捐资用于兴建奥运场馆——国家游泳中心。

何鸿燊曾表示,自己大半生在澳门度过,从事博彩业近50年,见证博彩业由专营走到开放,最值得欣慰的是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信念,通过发展博彩业,积极参与祖国建设,相信施比受更为有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