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圍繞5G技術和市場,競爭白熱化的當下。京東突然高調宣佈與高通進行5G合作,這消息讓人大跌眼鏡。京東一開商城的,既不生產硬件也不研發軟件。在這個重要關口,京東和高通談合作,講的是什麼故事?

我認爲,可以從兩方面解釋。首先高通,5G芯片出貨量一季度已被麒麟超越。隨着美國限制措施的加碼,高通最擔心的事,就是國內反制措施,使其市場狀況雪上加霜。

美國的5G技術,積累並不深厚。高通專利和芯片技術,是美國5G爲數不多拿得出手的競爭項目。但其與國內華爲5G技術和芯片相比,無優勢可言,具有很強可替代性。一旦中美博弈,雙方不能達成妥協,高通5G很可能放上天平成爲砝碼,面臨失去中國市場的風險。

中國是全球科技產品的主要市場,5G手機芯片尤其突出,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三個來自中國。除華爲以麒麟芯片爲主,國內大部分手機產品,選用高通芯片。當國內在技術領域,不能擺脫美國干擾情況下,很可能動用市場力量,制衡美國的強權。當然,不到萬不得已,這個概率不大。

所以,高通擔心的是市場問題,就要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京東是國內3C產品的主要銷售平臺,是最重要市場元素。高通與京東的高調合作,本身並沒有太多技術實質,更多的是名義上的合作和5G 技術的長期賦能。它最大意義,是給使用高通系列芯片的手機廠商一劑定心丸,表示可能得到長期的市場支持。

從京東方面說,此時高調宣佈與高通而合作,要面對人們的質疑,爲什麼是高通而不是華爲?其實這個答案相對簡單。華爲目前國內市場力量相當旺盛,並不需要結盟或聯合某個平臺力量,來給自己撐腰打氣。不是京東沒有選擇華爲,而是華爲沒有產生這個需求。如果這是一道二選一的答題,我相信京東的答案會不一樣。

另外,從純市場角度,一家獨大是任何參與者都不願看到的。假如高通產品系列,在國內市場全面受阻。那作爲3C產品的主要平臺,京東對華爲產品的議價能力、話語權會大打折扣。畢竟京東平臺上,主打的高通系列的產品,華爲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渠道,有衆多平臺的選擇權。所以,此時京東與高通進行一定程度結盟,存在相當的合理性。

高通5G,是國內的競爭者也是合作者。在過去的大部分時間裏,它扮演重要合作者的角色。只要這個角色沒有因時事發生變化。那麼,京東與高通合作,就是一個三贏局面,對二者以有所有使用高通芯片的手機廠商都是一種利好,值得大家理解和支持。但如高通果角色發生變化,到時京東,就有必要調整自己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