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線上學生活動的態度,可謂是冰火兩重天。部分教師和家長對此非常反感。他們認爲,線上教學時間本來就十分緊張,再安排與文化課學習無關的其他線上活動,這樣不僅會擠佔學生學習文化課的時間,同時還會分散學生學習的注意力;絕大多數學生對線上活動,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他們居家隔離,不是上網課,就是做作業,非常的枯燥乏味,線上活動的安排極大地放鬆了身心。

這對矛盾不僅僅是如今線上教學時纔出現,在平時的學校學習生活中早已出現。比如,文化課老師擠佔音體美課的情況非常常見,而學生往往敢怒而不敢言。對於學校的一些活動,尤其是因爲班級大合歌、打掃衛生而耽誤上文化課的時候,絕大部分文化課老師都是非常反感的,而學生則比較喜歡。只要不讓在教室學習,即使是大掃除也是樂此不疲。

那麼,到底要不要安排學生進行線上活動呢?

其實,對此,好多官方文件早已做了高屋建瓴的安排。

比如,教育部就明文要求“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通過增大休息間隔、做視力保健操、強化體育鍛煉等方式,保護視力,增強體魄,保障身心健康。”

線上教學到底要不要安排音體美活動課,這是育人方式的問題。而採用什麼樣的育人方式則取決於社會發展的趨勢。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說:“最大的歷史規律就是順勢而爲。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起來!”竹子遇到大風時,除了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還有“風入萬竿斜”的順風而動的智慧。

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都要順勢而爲。

教育更應如此。

教育是未來的事業,贏得未來首先要贏得教育。

過去的教育改革推動我國從人口大國轉變爲人力資源大國,而今建立人力資源強國已然成爲教育界的大勢。

此刻,教育就要在建立人力資源強國方面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爲此,黨中央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全面育人的育人方針!

而落實這一方針的最好措施就是,活動——運動——勞動!

各種形式的疫情主題演講徵文活動是立德樹人的最好載體!

各種形式的課間操是對學生身體的健康教育!

繪畫、音樂則是對學生的審美教育!

做家務則是對學生的勞動教育!

顧明遠老先生也說,“教書育人在活動中”。

那種打着升學的旗號只讓學生學習文化課的做法是片面的,是不利於學生健康成長的,是違背教育規律的。

疫情讓我們被動地接受了線上教學模式,作爲孩子的家長,作爲學生的老師,我們更要主動地擁抱實踐新的育人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