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看它的時候,它能讓你停下來去思考一些問題,這種思考是深刻的,正是你平時感覺彆扭說不出來,而《天道》幫你說出來的那種感覺。

《天道》裏面詮釋了不同層面,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像是待在井底的一隻青蛙,你做事的高度取決於頭頂井口那片天的大小,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的廣闊,因爲井口限制了青蛙的高度和視野。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好好地跟着高人學習他們的處世之道,其實《天道》裏丁元英這樣的辦事,一般人很難學到,但是其中有一人的辦事方法我們可以學到,他就是丁元英在國外的朋友——華商鄭老闆,今天我們借小丹送音箱的事情,說一下鄭老闆的說話做人之道!

當初丁元英退出私募基金的時候,鄭老闆還投了一個不良動機票,他這個人信佛,對好多事情都懷有一顆慈悲之心,丁元英用一年的時候捲走了股市那麼多錢,在鄭老闆看來,這是有違道義的事情。所以,他才投了那一票。

小丹把音響分別送給了鄭老闆和詹妮,因爲丁元英的關係,鄭老闆和詹妮都要做地主之誼,最後鄭老闆勝利,他們去了鄭老闆經營的中華園飯店喫飯。

喫飯的過程中,鄭老闆瞭解到小丹來此要辦理的事情,很簡單,就是幫推銷音響,就想把事情攬過來。

但是他十分清楚,丁元英是個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那麼如何才能讓他同意呢?這就是語言的妙處,他換了一種說辭:這麼好的條件,正好讓我去做做人情。

本來是小丹找人幫忙,這樣一說,反而是小丹幫他了,這真是高明極了。

詹妮說道:殺生是大戒,你開這樣的一家飯店,算不算破戒呢?而且我也見過你喝酒,這算不算呢?

鄭老闆說:喝酒是偶爾的不得已而爲之,殺生嘛,我堅持不親手殺,不親眼見,不親自做的原則,我是凡夫,還沒成佛嘛,還得過日子。丁元英那套是外道,我辯不過他不是因爲我錯了,而是因爲我腦子沒他好使,沒他有文化,佛教的一而二,二而一,我現在都沒完全明白……

既誇獎了丁元英,又對自己信奉的佛教給予了尊重,這話說的真的有水平。

第二天,在得到丁元英的同意後,小丹把音箱的資料給了鄭老闆,順便給了鄭老闆3000美金作爲辛苦費。

鄭老闆肯定不能要這錢,但是直接拒絕又讓小丹很沒面子,那如何辦呢?

他這樣說:昨晚上我和元英聊了幾句他籌劃公司扶貧的事情,我說他境界高了,他說不要拔高這事,就當養一盆花吧,能不能成活還兩說呢,我說這是佈施的善舉啊,如果說養盆花兒,那我也隨喜澆澆水吧,你說你是探親捎帶這事兒,我就不能聯絡僑務工作,也捎帶一下?你站在我的位置上想想,如果我連這點便宜都佔了,別說我是個皈依的人,我連個凡俗夫子都不如了!所以說,你給我留點面子。

說完,小丹知趣地把錢拿了回去。

他從兩個方面委婉地拒絕了小丹給的錢:

第一,扶貧是善舉,丁元英乾的是好事,積善的行爲,我本來就是半個佛門弟子,那就讓我也做點好事吧,不能從中再佔便宜了!

第二,你也是探親捎帶辦這事的,那我也可以聯絡僑務工作捎帶辦的,你都可以做,我也可以啊,你給我錢,這不是打我臉,不給我面子嘛。

如果,我辦這事還收錢,豈不是連個凡夫俗子都不如了!

不得不說,這話說得真漂亮!

誰會跟錢有仇呢?其實,從根本上講,他還是想巴結丁元英,他知道丁元英是個什麼樣的人物,他就相當於挨着一個聚寶盆一樣。

有人說:每個人都是一塊金子,遲早都會發光的。其實,有的人真的會一輩子都很難發光,但是這並不妨礙他走向成功,那就是去找到那塊發光的金子,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跟着他,金子的餘光可能就夠你享受的了,正如《天道》裏面的鄭老闆一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