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帥哥很多,但非要把趙雲歸於帥哥行列的話,是有點牽強了,因爲趙雲本身的設定就是蕭峯一樣的威武大漢,而不是段譽這種小白臉,真正小白臉就是荀彧這種類型的。

論《三國志》到《三國演義》,趙雲是形象與戲份被提升最大的將軍,但趙雲本尊,有人見過嗎?只能去腦補一下,各色二次元作品都喜歡揉搓他,硬生生虛構出了一個白馬銀槍偶像派,各種小白臉作風。

然而趙雲本不是那樣的。還好有史書記載下珍貴的寥寥幾句,描述趙雲的模樣。

正史,《雲別傳》說:“雲身長八尺,姿顏雄偉”。漢尺一尺,大概23公分,那麼,趙雲是個一米八五,姿顏雄偉的漢子。形容詞用的是雄偉,堂堂一表的河北大漢。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就是濃眉大眼,寬臉雙下巴。

所以,趙雲無論史實還是演義,都是高大雄偉、濃眉大眼、大臉雙下巴,燕趙悲歌慷慨的河北漢子,並非小白臉。

拿武俠小說打個比方:他的容貌更接近郭靖,而不是段譽。趙雲的年紀,也不是小白臉。

按照史書上趙雲活動的時間計算,長坂前後,他也有將近四十歲了,是一位威武的河北大叔,絕非許多人想象中的白袍小將就是了。

正史裏,趙雲的風格,和《演義》裏斬將奪旗、槍如梨花的畫風,也不太一樣。

趙雲當年還在公孫瓚手下時,跟劉備合作完很愉快,要離別時拉着手,趙雲說:“終不背德也”。

以後趙雲跟劉備東奔西走,幫劉備帶騎兵。他與劉備彼此交心,互相信任。長坂打得一片亂七八糟時,有人碎嘴,說趙雲北奔投降曹操了,劉備拿起手戟就揍,“子龍怎麼會揹我而去?”

——之後,趙雲帶着甘夫人和阿斗回來了。正史裏沒記載什麼七進七出,但趙雲確實帶着人回來了。

因爲信任,劉備可以放手讓趙雲去做一些別人沒法做的事。比如,歷史上劉備一度忌憚孫夫人,就讓趙雲替他鎮宅。

這不是簡單的看家護院,孫夫人是政治婚姻的老婆,厲害得很呢。諸葛亮後來說劉備: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孫夫人實在是顆定時炸彈,這不,都跟曹操孫權擱一個句子裏了。

趙雲就負責對付她,也真是劉備信得過。

陳壽正史評語說,黃忠和趙雲可比灌滕。

灌是灌嬰,滕是夏侯嬰。

夏侯嬰嘛,那就是夏侯惇的祖宗,西漢開國名將,給劉邦駕車的老司機,主管車兵的,還曾在亂軍中救下了魯元公主和劉盈:以此比喻趙雲的救主之功。

若要以後世相比,則趙雲對劉備,其實還真有點像尉遲恭之於李世民呢——尉遲恭的同僚跑路了,李世民卻信賴尉遲恭不會反;尉遲恭和李世民長期近隨,歷經風險,終不說趙雲的官職。

赤壁之戰後,孫劉聯軍又分別打荊州;到定了1/3的荊州後,劉備開始封將軍:

關羽蕩寇將軍,張飛征虜將軍。趙雲偏將軍。

那會兒,趙雲是劉備麾下第三號將軍。

——多一句,當時東吳的偏將軍是周瑜。呂蒙拿下南郡後,封的也就是偏將軍。

劉備正史是看重趙雲的——雖然不到關張的等級就是了。

後來諸葛亮、趙雲與張飛入蜀作戰,一路平定郡縣。劉備定成都,封趙雲做翊軍將軍。

之後馬超加入,代替了趙雲第三號將軍的地位;加上黃忠魏延各自崛起,趙雲才顯得暗淡了些。

漢中之戰後,關張馬黃分領前後左右四將軍,趙雲稍微落後了點。

但到劉禪繼位時,趙雲已是中護軍,徵南將軍,遷鎮東將軍。

中護軍是個微妙的職責。後來蜀漢的楊戲評論趙雲,說他“統時選士”。

像曹魏的中護軍,是韓浩,是夏侯尚:那都是曹操最信賴的人,是可以奉主之命,統督監察的,直接向君主負責。

所以呢,這就是正史裏的趙雲:

沒有三國演義裏那麼白馬銀槍七進七出,戰績也不算突出,但確確實實,是劉備最信賴的將軍之一,依靠的是靠譜穩重,不犯錯誤。

論戰役表現與風格,趙雲沒有關羽威震華夏、張飛瓦口破郃的指揮規模,那沒法子:關張啊,那是萬人敵級別的怪物,天下知名。

關羽是很早就有與劉備別領一軍的資格,張飛的驍勇則是一向被程昱周瑜們稱道的。

趙雲一度長期身隨關張之後,然後官職被馬超(前流亡諸侯)和黃忠(漢中之戰大功赫赫)超過。

但實際地位,卻是如他的做派,一向很穩。

順便說說風格。

關羽練兵有法,以少打多,驍勇善戰。白馬萬軍斬顏良是陷陣表現;絕北道是其獨自統軍完成任務的表現;襄樊之戰,以不足三萬之師牽制曹魏近十萬人,圍曹仁、擒于禁、殺龐德、破七軍,打得威震華夏,那是他軍事素質的全面體現。

張飛除了驍勇,還很機變:別道破張郃,既勇,又狠。張郃長於巧變,偏被張飛的突襲摧毀了。

黃忠是勇毅冠三軍,堪稱劉備軍的樂進;馬超是善於帶自家嫡系部隊。

趙雲論多變機巧、進攻兇猛,不如關張。

他的風格,其實是逆境之中,不動如山。

當陽之敗,他亂軍中能救回阿斗和甘夫人,之後他的各色表現,都表現出靠譜,厚重,謹慎,忠誠。

因爲靠譜,所以劉備信賴他,所以趙雲有許多進言的記錄。

不止劉備信賴他。諸葛亮初次北伐時,趙雲別領一軍,而非吳懿與魏延們。

這個細節,仔細想想就很有趣了。

同期而言,魏延的進攻能力是很卓越的。但顯然,諸葛亮很信任趙雲獨統一軍的能力——攻城拔寨未必行,統軍卻是靠譜的。

結果也的確如此:趙雲撤兵回來,算是敗了,但大體不動如山,沒有大損失。

漢光武麾下有個名將賈復,光武很信賴他,留在身邊。

諸將論功時,賈覆沒啥好自吹的,光武就說:“賈君之功,我自知之”。

劉備的昭烈,遠遠比着光武,對將領任用也如此。

趙雲缺少波瀾壯闊的實績,也沒表現出關張破曹仁于禁張郃時的多變用兵,而始終地位極高,就在於他的靠譜和沉穩,讓劉備信賴他,也時常留他在身邊。

所以正史的趙雲,並不是各色傳說裏,白馬銀槍浪裏個浪。

他恰好是個強壯摯猛、持重靠譜、任務下來就給您辦了、領導放心用、哪裏需要哪裏搬的好漢——至少劉備是這麼看待他的。

——這麼說吧:

許多人都把趙雲當楊過似的白麪帥哥,然而其實從風格、爲人和相貌看,他更像是持重紮實的郭靖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