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是民国时期出了名的才女和十里洋场的名媛,她相貌出众,极具才情。少时,她就有"校园皇后"的称呼,后来又因其出众的容颜被称"南唐北陆"。

陆小曼不仅仅是美貌出众,更是极具才情,引得一众人风靡。就连胡适也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当年刘海粟来北平时,胡适就曾对他说:"来到了北平,若是不见一见王太太,那就白来此行了。"王太太正是陆小曼,那时陆小曼还是王赓的夫人。 1922年,陆小曼听从父母之命嫁给了王赓。王赓是民国时期的高级军官,他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而且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以后便进入了西点军校。他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也是整个北平的太太们为女儿择婿的最佳人选。尽管王赓如此优秀,但是陆小曼并非池中之物。陆小曼与丈夫的感情并没有很深厚,后来又因丈夫工作原因,两人两地分居。慢慢两人的感情,更加出现隔阂,又因此时陆小曼遇到了她此生挚爱徐志摩,所以陆小曼便不管不顾得离婚了!

也正因这次离婚事件,陆小曼成为了民国的风云人物。毕竟在当时那个年代,思想还没有很开放,而且陆小曼当时就是有夫之妇,还与徐志摩纠缠不清,此事确实是令人诟病的。徐志摩之前因林徽因与发妻张幼仪离婚,此时又要娶一个有夫之妇为妻。对徐志摩的父亲来说,此等事就是有辱门风的事情,即便是徐家经济条件很好,也因此事,徐志摩得不到家里的钱,无可奈何只能自力更生,由此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郁达夫曾评价陆小曼:"陆小曼是一位曾震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陆小曼的思想是超前的,她不怕社会的束缚,她更不惧怕人言可畏。终于和徐志摩两人修成正果!陆小曼自小的家庭状况就很好,不愁吃穿也习惯了纸醉金迷的生活。可是徐志摩,没有家庭的帮助,只能自力更生!身兼多职才能够满足陆小曼的生活需求,在当时,几块钱就能够满足一个普通家庭一个月的开支,可是徐志摩一个月一个月赚1000块大洋却还是满足不了陆小曼的开支。陆小曼家中有仆人,而且仆人穿的衣服也是非常的华丽,若是不说明仆人身份,旁人还当她家的仆人是自家妹妹呢。而且陆小曼时常会在家中搞派对,一场派对下来就要花费很多。即便是徐志摩再怎样努力挣钱,也抵不过陆小曼这般流水般的花钱。徐志摩为节省开支,经常坐不要钱的邮政飞机,他也因此丧了命。

许多人都将徐志摩的死,埋怨到陆小曼头上。若不是因为陆小曼流水般的花钱,徐志摩也不会乘坐不要钱的邮政飞机。而且因陆小曼习惯抽大烟,徐志摩对其劝诫,可陆小曼不听,两人发生争执,徐志摩便乘飞机去北平看望林徽因。若不是两人争执,也许徐志摩不会踏上这次的旅程。 在陆小曼得知徐志摩的死讯之时,陆小曼立马昏厥过去。即便两人生活中有所争执,但两人的感情却是真挚的。徐志摩在求娶陆小曼时曾说:"我之甘冒世之不韪,乃求良心之安顿,人格之独立,在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如今此情此景,人已不在,往事的回忆都慢慢涌入陆小曼的心头。陆小曼的悲痛难以用文字来描写。陆小曼也为林徐志摩写了一副挽联:"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别,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本该随他而去,可是母亲已经年老,即便心已死,为了母亲也不能离开人世。陆小曼本就一身愁病,她自认为天命不久,于是便,终身身着素衣为徐志摩整理文集,以报答徐志摩待她的情谊。

能写出如此挽联,而且陆小曼真的用尽了她后半生的心血来为徐志摩整理文集,即便陆小曼有种种过错,可她对待徐志摩的真心,天地可鉴!因陆小曼与徐家的关系不好,所以在徐志摩死后,徐家也禁止陆小曼登门。在1933年清明节时,陆小曼只身一人来到了徐志摩的家乡为其扫墓。与此同时,陆小曼还写了一首诗《癸酉清明回硖扫墓有感》: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峤。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就与翁瑞午在一起了。因陆小曼身体不好,所以翁瑞午一直是她的推拿医生。在徐志摩在世之时,翁瑞午和陆小曼两人的关系就十分微妙。徐志摩逝世以后,翁瑞午便是陆小曼唯一的依靠。可是此时两人并没有结婚,翁瑞午也有自己的家庭,他有夫人还有五个孩子。两人虽在一起同居,和陆小曼却对翁瑞午约法三章:"不许翁瑞午抛弃结发妻子,她也不愿意和翁瑞午名正言顺的结婚。"由此他二人便在一起二十多年的同居生活。为何要这样呢?翁瑞午的结发妻子乃是个裹脚的封建妇女,若是翁瑞午与其离婚,那这位结发妻子便没有生活上的出路了。而且陆小曼对待翁瑞午的感情也并没有到那份上。陆小曼曾说她对翁瑞午没有爱情,只有感情。那么,陆小曼这一生,唯一用心爱的,就只有徐志摩一人而已了! 即便陆小曼劣迹斑斑,但她身上仍有迷人的魅力。徐志摩去世之后,胡适曾说陆小曼若是不与翁瑞午在一起,那么她的所有开支都由胡适一人全力承担。陆小曼最终还是选择与翁瑞午在一,而她的心里一直住着徐志摩。

以前,我一直不喜欢陆小曼这个人物,我觉得她这个人太作了,原配的丈夫如此优秀,她视而不见。后来嫁给徐志摩,也是人中龙凤般的人物。可她好像从来不曾满足似的!直到我读了她写给徐志摩的挽联,我才知道,她的爱,爱得热烈、深沉又忠贞。她说"遗文编就答君心",她真的做到了,她是用生命坚守了爱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