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把一個人的人性,分成了5個人去寫,唐僧代表的人性,就是我們最討厭的那個自己!

《西遊記》的寫作基礎,源自《大唐西域記》,記載大唐玄奘親身經歷,涉及到138個國家和地區的風土人情。在當時的條件下,大唐玄奘絕對是一個傳奇人物!被吳承恩改寫成一部神魔小說,作者把一個人的人性,分成了5個人去寫!

第一個人就是孫悟空!天資聰敏,思想跟行動都敏捷如風,學得一身高強的本事,代表着勇於任事,說明大唐玄奘的勇武,沒有兩下子,就是這一路的毒蟲猛獸,土匪強盜,都是要命的,靠說服教育,是沒有用的!《大唐西域記》就記載了一個故事,玄奘大師離開了阿逾陀國,坐船順着恆河東下。船被暴徒劫了,薩克蒂教派信仰杜爾迦女神,有血祭傳統。其他人都死了,唯獨玄奘大師屁事沒有,說明玄奘的武力值非凡,做人也不死板,做事量力而行,沒有救助他人,不是不想救人,而是救不了。

第二人就是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着,舉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經造詣極高,肉眼凡胎,固執迂腐,他就是一個普通人,遇到事情的時候,瞻前顧後,小心謹慎,往往顧忌世俗的眼光。

第三人是豬八戒,好喫懶做,貪財好色,貪生怕死,性格溫和,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難分敵我。他對師兄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就是好進讒言打擊孫悟空。

第四人就是沙和尚,老實忠誠,缺乏主見。

第五個人是白龍馬,一路任勞任怨。

其實,這就是吳承恩把一個人的人性,分成5份,把《大唐西域記》寫成了一部神魔小說!描寫了信仰和文化的與時俱進,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任何文化的交流,都是一種高層次的,國家勢力的博弈。大唐西域記就記載了,唐僧靠着大唐帝國的威望,走上層路線,得到了當時最有實力的印度王族支持。戒日王特意在642年,在首都曲女城,舉行了無遮大會,20多個王公和5000多名大小乘佛教、婆羅門教高級學者參加,玄奘宣講大乘佛教教義,沒人能駁倒他,玄奘獲得了“大乘天”的尊號。

玄奘騎象巡遊天下,宣講說法,在印度掀起了第一次“中國熱”。

唐僧又在印度,參加643年第六次佛教無遮大會。給印度佛教帶來了,迴光返照,這就是唐僧借用大唐的勢,與戒日王達成了默契,清理了印度佛教的雜亂思潮,不過玄奘離開印度。不到50年,印度的佛教就在辯論賽上,被戰勝,失去了主導地位,目前的印度佛教信徒要從中國獲得佛教經典資料。

大唐玄奘絕對是一個大能!

他留下的《大唐西域記》,給後人留下了第一手的人文資料,似乎可以解釋,印度佛教被清理的根本原因!

戒日王幹掉了兄長,搶了妹妹的地盤,登基後成立戒日帝國。619年戰勝設賞迦王,統一整個印度北部。南征南印度的遮婁其國,戰敗。在位四十一年,給了印度三十年的和平,身後無子,駕崩後,被權臣阿羅那順篡位。

印度佛教走上層路線,在印度起起伏伏,當失去了上層社會實權派的支持,就如昨日黃花,落幕後,給我們留下的無數的遐想,都記載在《大唐西域記》裏。

大唐玄奘的歷史魅力,讓人眩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