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年间,坊间曾经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和珅倒,嘉庆饱”,和珅被抄家后,其忠仆刘全也被查抄出了20万两的白银,其来历大家也能猜个大概。所以你看,在古代,跟对了人,哪怕当个看门的,都能发财,只不过下场不太好。

古代官场贿赂,通门子时递的礼贴那都大有讲究。你写得太直白了人家不一定要,写得太云里雾里人家会错了意也是不行。

像我们通常都知道的冰敬,炭敬、节敬这种,仅仅属于入门级的黑话,更何况这是经过皇帝认可的一种变相增加官员收入、防止官员大肆贪污的恩惠,只不过被一些贪官污吏加以利用,钻了空子而已。

古代的皇帝对于贪官污吏甚至痛恨,但是一旦贪了,这个贪心可就收不住了,怎么办呢?又不好明着收,万一被发现了,可就糟了,更何况一些贪官更是注重名声,于是乎,一套关于贿赂的“黑话”就在官场中流传开来,逐渐成为潜规则,仔细读来,更是一种“风雅”。

例如,五子登科=纹银五两;

强仕=四十两(取《礼记》四十强而仕);

大衍=五十两(取《周易》大衍之数五十);

耳顺=六十两(取《论语》六十而耳顺);

“梅花诗八韵”更是雅吧,其实呢?那是暗示信封内有八十两银票;

“四十贤人”当然也不是罗列了四十位贤人的名单,而是代指四十两银。

还有更高级的:

“百寿图一轴、两轴、三轴”,分别是指银子一百两、二百两、三百两;

“双柏图一座”,即二百两;

“秦关一座”,是一百二十两,典故出自“函谷关高一百二十丈”;

“毛诗一部”,等同于三百两,出自毛注《诗经》有三百零五首诗。

“孟津一渡”,则是八百两,指八百诸侯渡孟津伐纣。

至于“千佛名经”那更了不得了,更是一千两的大手笔。

古代的贪官污吏,为了个“贪”字,可谓是用尽头脑,不然也不会让帝王们如此痛恨,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更是规定贪污六十两以上银子的人,立即处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