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飯前喝湯,苗條健康;飯後喝湯,越喝越胖”,可見喝湯的時間很有講究。飯前先喝幾口湯,將口腔、食道潤滑一下,可以防止乾硬食品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於食物稀釋和攪拌,促進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飯前喝湯可使胃內食物充分貼近胃壁,增強飽腹感,從而抑制攝食中樞,降低人的食慾。有研究表明:在餐前喝一碗湯,可以讓人少吸收100~190千卡的熱能。當然喝湯也需適量,否則易沖淡消化液,降低消化功能。

相反,飯後喝湯是一種有損健康的喫法。一方面喫飽了再喝湯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另外,最後喝下的湯會把原來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釋,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炎炎夏日,不少人出現“苦夏”症狀,如胃口下降、不思飲食,進食量明顯減少,並伴有低熱乏力、疲倦。“苦夏”是由於氣溫高、溼度大等因素,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而引發。

輕者不會影響身體發育和健康,夏季過去天氣轉涼後可自行緩解。“苦夏”之“苦”,始於胃腸。所以,在生活中,可以通過有針對性地調整飲食習慣,如適量飲用一些調理脾胃的茶,如蕎麥茶和大麥茶,從而起到緩解食慾不振的作用。

《本草綱目》中記載,蕎麥具有“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的作用。蕎麥中含有大量的蘆丁、纖維素、硒及維他命等營養物質,不僅適用於防治高血脂、高血壓和糖尿病等,還可防治肥胖,消化脂肪並保持心血管正常。

蕎麥可促進脾胃運作、增加食慾,所以特別適合“苦夏”中感到食慾不振者。此外,蕎麥還有一個別名叫做“淨腸草”,淨腸通便效果非常好,對於那些想瘦身的女性也十分有益處。需要提醒的是,蕎麥雖佳,但性涼,一次不宜多食,脾胃虛寒、消化功能不佳、經常腹瀉、體質敏感之人不宜食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