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時熱,但還是想來問大家一個問題,“休閒西褲”與“休閒褲”究竟有什麼區別?

相信這會引起不少男士的困惑 ——

休閒褲就休閒褲,西褲就西褲,哪還有什麼休閒西褲......

對此我固然能理解,畢竟除非本身就是經典男裝的愛好者,否則也未必會對這一範疇有所瞭解。

何況在傳統觀念中,大家對“西褲”的印象還是容易與所謂的“正裝”掛鉤

當下絕大多數男士之所以在日常會穿上西褲,一般還是以職業功能、精英形象爲導向的選擇居多。

僅知道它是端正、拘謹這一水的取向,反正跟休閒沒多大關係就是了。

但事實上,西褲的可能性並不止於此。即使出現在日常閒暇或輕鬆社交中,它也能表現出隨性而不失優雅的一面

我在以往介紹穿搭的內容中,其實多少都有提及到“休閒西褲”,不過礙於搭配的主題,對這概念的介紹更多隻是點到即止。

所以今天就特意把它拿出來單獨聊聊,希望會令大家對西褲這一單品有新的認識之餘,在日常凹造型時也能多一樣法寶可耍!

休閒西褲(Sport Trousers)

提到“休閒西褲”這一說,可能更多人會先聯想到近幾年被極簡風、街頭混搭以及 City Boy 所帶火的款式,而不是經典男裝體系中的品類

一系列偏肥大、寬鬆的街頭風版型,看似對各種體型都比較友好,其適配性比傳統西褲要更高。

但你會發現,大部分爆款休閒西褲與西褲的聯繫,只是停留於“用了西褲面料或仿西褲質感的面料”來製作而已,工藝邏輯還是按休閒成褲那一套,頗有偷換概念的意味。

這也就衍生出一個問題:到底休閒西褲本質是休閒褲,還是西褲

顯然,經典男裝體系所定義的休閒西褲,是後者

現在市面上,一些商家或品牌所標榜的“街頭風休閒西褲”,大多外觀軟塌、毫無線條可言,甚至還加入了抽繩束腳之類的設計。

基於休閒設定,可以理解是功能性、搭配性的體現,但想出現在職場或稍講究正式度的社交場合,無疑是有失西褲應有的體面感了。

有時候,某款單品的適配性高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因爲當你希望更準確地去傳達某種風格信息,或者需要契合某種特定場景需求時,就會發現無論再如何調動起這件“萬金油”單品都覺得乏力,沒那味兒

而傳統意義上正閒皆宜的休閒西褲,在崇尚放飛自我的街頭風造型中去可能也同樣略感違和。

不過對一些工作氛圍不算太嚴謹的輕熟男們來說,用它來打造工作社交兩不誤的都市紳士範,或者雅緻的時裝造型,絕對到位。

休閒西褲與休閒褲的區別

1.形制與取向不同

大家都知道,現在我們口中所說的正裝,一般就是指黑色、深色的西服套裝,算是日常生活中正式度最高的選項了。

事實上在以往,晨禮服、燕尾服等纔會被納入到正裝的範疇。

可想而知,服裝上所謂“正式”與“休閒”的概念都是相對的,而且會因時代背景的變遷而出現新的定義和內涵

在經典男裝體系中,各種取向的西褲是因應不同 Dress Code 的西服套裝來配襯的,如禮服西褲、商務套裝西褲和常服/運動服中的休閒西褲。

博主這身卡其色西裝屬於休閒套裝,其中的褲裝就可以看作是休閒西褲,能單穿着用

隨着着裝語境的輕鬆化,禮服逐漸式微,套裝夾克(Suit Jacket)、佈雷澤(Blazer)、休閒夾克(Sport Jacket)成爲主流(正式度依次遞減)。

因此現代最常見的西褲款式就剩下配對的商務西褲(Suit Trousers)和休閒西褲(Sports Trousers)了。

其中休閒西褲一般存在於休閒套裝中,或者直接與單西配襯。有別於黑、灰爲主的正裝西褲,一般花色上會豐富很多,像格紋、藍色、綠色、米白和各種大地色等。

往往紳士們出席一些像俱樂部的社交聚會、前往鄉村宅邸度假或進行戶外運動,就會穿着它們。

所以你會看到很多上世紀早期的風尚畫報,裏面的男士會穿着西褲來打網球、打板球,在當時用於運動的褲裝就是休閒西褲,不像現在有各種科技面料加持的專業運動褲。

或者相比起休閒西褲,可能叫做休閒紳褲更貼切一些。

至於如丹寧褲、工裝褲這種休閒褲,則是更現代、更工業化的產物。

以往憑藉實用功能性成爲勞動者、平民等社會基層的衣櫥主食,亦意味着只適用於不講究正式度的着裝語境中。

丹寧褲、工裝褲都是比較常見的休閒褲

工作可以穿,外出娛樂也可以穿,不需要再嚴格根據 TPO(時間、地點、場合)來穿着。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與休閒西褲是不同時代的休閒取向單品。

但在現今語境下,休閒西褲始終屬於西褲,即使簡單搭配 Polo、襯衫,在正式度、體面感上依然會比休閒褲造型要高。

工軍裝風格的休閒褲與休閒西褲(右)的造型對比

所以面對工作通勤、輕鬆的商務洽談時,選擇一條休閒紳褲可能更爲明智。

2.工藝邏輯不同

在工藝邏輯方面,講究 Tailoring 的傳統西服與流水線生產的現代服裝固然不同。

我覺得這也是休閒西褲與休閒褲之間最大的區別。

無論是休閒取向還是正式取向,傳統紳裝的西褲都會相當注重線條和剪裁,輪廓飽滿

而這種效果,正需要工藝、結構和麪料來共同呈現。

像 Bespoke(全定製),一人一版,裁縫能根據穿着者的身材特徵來製作西褲,讓它兼顧美感之餘,儘可能起到顯著的修飾作用

即使是 MTM(半定製)、RTW (成衣)的西褲,不少西服品牌和裁縫店對諸如襯裏、褶襉、省道等工藝照樣會悉數用上,剪裁一樣講究。

畢竟傳統西褲普遍以中高腰、高腰爲主,腰胯間的曲線變化需要用到省道來保證更自然地過渡。

當然,可能你會說爲了契合人體曲線而設計的省道,乃至提高活動量的褶都可能在現代休閒褲中出現。

面料方面似乎更沒有明顯的界線,休閒西褲中常見的棉、亞麻也是休閒褲的主流材質。

但休閒紳褲更深得人心的地方,莫過於人性化的細節設定。

像爲了貼合臀型的歸拔處理,讓你穿着西褲上樓梯或平路行走的時候對臀部的壓迫感更少。

而單單在腰頭,能玩花的東西就已經很多,即使褲身簡潔也不覺單調。

延長腿部線條的 Hollywood-top、那不勒斯風格的半腰頭、不需要皮帶就能固定褲腰的腰側調節袢(有利於將聚焦於肚子的視線轉移到褲腰兩側)等。

其它一系列如防滑條(防止襯衫滑出、褲腰下滑)、魚尾褲腰(增加活動量)等實用性與造型感兼具的細節處理,也是市面上大多休閒褲所不具備的考量。

類似手拱針之類的手工含量自然不在話下,爲西褲增加點綴的同時,也體現出頗具溫度的匠心精神。當然,價格也水漲船高。

相比之下,普遍休閒褲的元素就沒有休閒西褲的多,版型也是比較常規、適合普遍體型的設計,難以呈現出傳統休閒西褲那種輪廓與線條美感,對特體也不友好。

不過得益於流水線作業的機器生產,休閒成衣褲在縫合走線的精確度和牢固度上通常更有保證,很少會出現大誤差

而且即使是同種面料,其高效率、低成本的工藝處理,加上極其有限的版型開發,往往會使休閒成衣褲在價格上具備一定的優勢

身形不是明顯特體的消費者,也無需等待定製西褲那漫長的製作週期,即買即穿,相當方便

以上就是關於休閒西褲與休閒褲的主要區別,雖說男裝發展到現在,休閒褲的款式設計已經足夠豐富多樣,但上不了檯面的休閒屬性始終是它的硬傷。

入手一條正閒皆宜的休閒西褲,起碼能保證最基本的體面感,也從小衆的紳裝取向中彰顯出獨特的個人品味,區別開千篇一律的通勤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