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家是港灣,是心靈和身體停靠的地方。可實際生活中,還是有一部分人進家門前,要在車裏坐半個小時穩定情緒;有些人寧願加班,也不想早到家;有些人甚至主動選擇外派的工作,可以不用經常回家。

這些人裏,中年人居多。家庭對於中年人來說,責任的意義大於港灣,家需要他們的維護和付出,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所以一天疲憊的中年人,如果家裏的狀況,是他不願意面對的,自然就不願意回家。

“嚇”的中年人不敢回家的情景都有哪些呢?我想一共有這樣四種:

01負能量爆棚的配偶

生活會有些艱難的時段,“中年生活不如狗”的日子說來就來,能說出來的糟心事確實都存在,可說出來的人也只是嘴上輕鬆一下,而聽到的人即使表面看不出什麼,可增加的是內心的壓抑。經常被唸叨的那些“苦難”並不會因爲多說而有任何改變,只會有一個作用:讓訴說者和傾聽者更加煩躁和抑鬱。

配偶本就是患難與共的人,一起正在遭遇的這些挫折,都有感知。既然如此,生活中的這些苦難爲什麼還要不聽的拿出來念呢?不停訴說“生活之苦”的這一方,往往是想引起對方的關注,潛臺詞都是:我很苦了啊,趕緊來關心我。

生活中還有些人,同樣的海邊散步,他感受的就只有烈日和狂風,風景根本不入眼。同樣的郊遊,別人看到的是綠樹紅花,他只能看到蒼蠅和溝渠。一天的工作回來,他能訴說的都是同事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

總之,有這樣的配偶,一進門面對的就是無盡的數落:數落自家人、數落同事、數落物業、數落保安、數落地上的灰塵。

這樣的配偶是“災難”,希望你不要做這樣的人,更希望你不要碰到這樣的人。

02無話可說的晚餐時間

晚餐時間,只是咀嚼食物的聲音,和客廳裏新聞的播報聲。以爲對方都在聽電視,其實都沒有,各懷心思地喫着飯。不願意說話,也不知道該聊些什麼。有些話說出去,你知道得不到回應。甚至你還期望他不要說話,因爲他說的一些事,你並不感興趣,不想聽,不想討論。夫妻也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這種家庭,多見於孩子上初中開始住校的時候。以前家裏天天有孩子在,還沒感覺。孩子離家後,突然發現除了孩子,與家裏這個人已經無話可聊。

熟人之間突然的安靜,會有尷尬,更多的是會帶來壓抑。這樣的壓抑讓人害怕回家,害怕進入那個尷尬的飯廳和客廳。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恐怕你自己要先反思一下,是從什麼時候兩個人開始沒有交集了?連一部電視劇和電影的話題都沒有了嗎?那就從重新培養共同愛好入手,找一些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出來,試着重新找回默契。

03糟糕的婆媳關係

不管對男人,還是女人,如果家裏的婆媳關係很糟糕,回到家,都要面對一個無人有錯的三角關係,愛情、親情、孝心糾纏不清的爭吵中。

沒有終點的吵架,永遠說不清的道理,各方都有無法讓步的理由。婚姻生活存在這樣的家庭關係,真的很不幸。是真正剪不斷理還亂的麻團。面對這樣的問題,不要想着磨合和調和了。距離產生美,太適合“婆媳關係”了。

盡最大努力,和老人家分開生活。纔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04雜亂無章的房間

一牀,一桌,一椅,一燈,再加一個等候的人,就是一個溫暖的家。一個連落腳地方都沒有的家,不會有溫暖的感覺的。看到的只會一頭亂麻。一個整潔的家,對疲憊一天的人很有吸引力的。

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是長時間沒打掃整理,二是缺乏隨手歸位習慣。一個家,一個房子的打理,日常保養的習慣遠大於定期的大掃除。

只要做到這三個習慣:衣櫃、鞋櫃裏只有常穿的衣物;每天的垃圾都帶出房子;每次用過的東西都歸位。日常生活中,這些並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僅僅這三個習慣,你的屋子會煥然一新。時刻保持整齊,再加上定期的大掃除,擁有一個整齊的家其實很容易。給自己多些回家的理由,給自己創造愛上家的條件,除了多做家務,日常的保養維持更重要。

這篇文章,無法解決“怕回家”這個問題。我希望讀到我這篇文章的你,不要成爲對方怕回家的原因。希望遇到文中問題的你,能繼續撐起愛和責任的傘,爲這個家遮風擋雨。

中年的時候,家對你而言,不是港灣,因爲此時的你是港灣的建造者。只要你建設的好,等年華老去,家就是你堅固的堡壘。若是半途而廢,“家”缺少了你的建設,你晚年去哪裏找港灣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