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老夫子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思是到了四十歲,對人生世事能看得通透,不會再問老天“爲什麼是我?”或者“爲什麼不是我?”對世間的苦樂多了一份豁達,不再強求結果。

現代的社會,女人和男人處於一樣的職場壓力中,更多時候還要多負擔一份家庭和孩子的責任。所以一個女人到了四十,能把職場、婚姻、孩子看透一些,更能給自己減負,才能輕裝上陣,過好餘生。

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女人都能做“四十不惑”,年過四十,依然生活在青春夢想和執着中的大有人在。

女人到了四十,要爭取讓自己不再困惑,看清這兩件事實的真相,想明白這兩個道理,就離不惑的人生不遠了。

放棄不切實際的“夢想”

曾經年少時候,大家都看過精緻的雜誌女郎,都看過將精緻生活必備的時尚單品的介紹的文章,曾經少女的夢想是擁有一個經典的大牌包包,或者某個精美的首飾。昂貴而美麗。

少女時候對這些“物質”的嚮往,是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可以成爲奮鬥的動力。可如果人到四十後,還去追求這些生活表面的浮誇,就會讓中年女人捨本逐末。

張雯今年38歲,薪水一般,可很喜歡研究國際大牌的包包,每年擁有一個夢想的包包是她始終不變的追求。從攢錢購買,變成了現在的借錢購買,赤字的經濟情況並沒有讓她放棄追求,反而“激發”了克服困難,借遍所有能借的地方和人,也要實現自己一年一個包的“夢想”,她認爲女人就要對自己好一點。

實際上,緊張的不光是張雯的經濟情況,連帶她的家庭夫妻關係也很緊張,張雯的朋友們也走得一乾二淨,都被她借錢借怕了。

一個年近四十的中年女人,還有這樣的“少女夢想”,着實是讓人嫌棄的一個人,她的後半生讓人看不到希望。年近四十,還沒明白“精緻物件”是用來表達生活幸福的道具,並不是擁有了這些“精緻物件”就能擁有幸福生活。

女人四十,如果還在追求不切實際的“夢想”,就是對幸福生活的本末倒置,是捨本求末的做法。

向生活妥協,對人生“認栽”

女人從青年步入中年,經歷過愛情、婚姻、事業等等事件的跌宕起伏後,總有些不如意。賺到錢,沒遇到想嫁的那個人;事業愛情雙豐收,孩子卻不盡人意;事業春風得意,感情生活始終無疾而終。

對年輕人可以說未來可期,如果對年過四十的女人,還說這樣的話,還說你會遇到你白馬王子,那就太假太假了。畢竟招聘簡歷上那句35歲以下,已經爲年過40的女人們敲響了警鐘。

尤其女人,人生走到40歲,即使童顏不老,也不可能回到曾經的青春歲月。已然錯過的,沒有得到的東西,就不要再奢望了,憾事就是憾事,不要去彌補,因爲時間回不到過去,你現在的執着彌補,只能加快你投入騙子的懷抱。

女人到了四十,要認清:人生不會事事完美,該妥協時候就妥協。大大方方的向人生“認栽”。告訴人生,告訴自己,此生這就是我的遺憾,我認了。

年輕時沒遇到怦然心動的愛情,人到中年的我就盡情享受充滿紙迷金醉、柴米油鹽的人間煙火。年輕時的奮鬥沒有撐滿我的錢包,那我現在就固守清貧,享受簡單的生活,保持內心的安穩,一樣安度餘生。不糾結曾經的宏願,未曾實現,也沒關係,享受眼下的生活,會讓你餘生充滿富足感。

女人四十,是在青春的尾巴尖上,是青春要褪去,人生要感受收穫的時節,有人收穫滿滿卻悵然若失,有人兩手空空不知所措。在“不惑”的節骨眼上,有人能看透人生,有人能明白幸福的真諦。而有人沉迷在青春的夢中,忘記了時間。

女人四十,要換個思路過餘生。要從青春歲月中清醒過來,女人的四十歲,不再是勇往直前的拼搏歲月,要開始享受歲月靜好的安逸。要開始盤點身邊的事和物,要開始感受生活的點滴,保持一份平常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