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要做全程?

全程,全程,全程!每一個動作都必須盡最大努力來完成整個過程。對於健身人羣來說,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然而,對於一些動作,其實你不需要完成整個過程,或者整個過程不是你想的那樣。關節的全過程和動作的全過程是兩個概念。

第一個動作:俯身臂屈伸

無論是在健身房還是在家裏,許多人都會這樣做,如上所示。你看到什麼不對嗎?

在放下啞鈴的過程中,肘部彎曲太多,就像完成啞鈴彎曲一樣,這顯然是不正確的。

肘關節確實可以完全伸展或完全彎曲,但這並不意味着你在完成這個動作時,也要完成肘關節的完全彎曲和伸展。

對於俯身臂屈伸,你只需要完成整個練習。有些人認爲沒有必要區分這樣仔細,但事實上它會有很大的不同。

正確的方法是:啞鈴開始平行於地面,然後向後舉起啞鈴,最後回落到起始位置,而不是用肱二頭肌力量彎曲啞鈴,整個運動不是肘關節的全部屈伸。

在完成這個動作的過程中,你需要保持肱三頭肌的張力,所以在大臂平行於地面的前提下,啞鈴可以下降到平行於地面。

第二個動作:肩部推舉

許多人在訓練這個動作時會把肘部放低到很低的位置,甚至會把大胳膊放在軀幹上。

這隻會讓你在做這個動作時失去對肩膀的持續刺激,所以每次重複都會讓肩膀的前部和中部休息,這可能解釋了爲什麼你的肩膀找不到這種感覺。

當大臂與地面平齊時,可以清楚地看到肩部中前臂的收縮狀態,所以當推肩完成時,大臂可以落在這裏。

這是推肩的整個過程,可以保持肩部始終受到刺激。

第三個動作:啞鈴側平舉

當訓練側舉時,我們總是習慣於放下啞鈴,直到它們碰到腿,許多人以爲這就是整個動作。然而,這樣的動作會使肩部放鬆,失去肩部中間腰帶上承重的刺激,因此訓練效果會在無意之間降低。

此動作應該起始於肩部中束已經被募集到,即手臂和軀幹之間的角度大約爲20-30度。整個運動應該如圖所示,這就是爲什麼傑夫用一個15磅重的啞鈴,卻做起來十分費勁的緣故!

第四個動作:繩索側舉

類似的動作在整個過程中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含義。繩索側舉和啞鈴側舉就是很好的例子。

啞鈴在最低點由於重力對肩部的刺激很小,所以需要手臂和軀幹之間有一定的角度來提前抬高至肩部中束,而且給繩子施加的力是沿着繩子的方向。

因此,最低肩部的中間束可以被刺激到,甚至你可以更深地結束,這樣手臂可以穿過軀幹,同時繩子仍然對肩部保持一定的刺激。

每個運動的整個過程的概念是不同的。具體問題應該詳細分析。訓練應遵循一個原則:保持訓練動作持續刺激目標肌肉羣。

如果發現刺激在某個過程中消失了,那麼需要重新考慮整個動作或負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