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許哈皮,一直想和大家聊聊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問題,奈何話題過於敏感,思來想去,寫了好幾遍,改了好幾遍,十幾天過去了才差不多完稿,不得不說真的難。閱讀這篇文章後,相信大家對王者的匹配機制,一會有一個更深的瞭解。

民間有很多關於匹配機制的玄學,比如“不要拿敗方MVP,不然系統還會給你匹配到坑隊友”,“連勝之後必連敗,一旦開始輸,就去玩匹配輸幾把”等等。其實關於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很多人瞭解得比較淺,更多的只是猜測。

先來談談elo機制。

elo是什麼

說匹配機制,不得不提elo。那麼elo是什麼呢?爲什麼大家會覺得他是一個坑呢?

王者榮耀elo值的說法,最早來源於策劃Donny在2018年5月份發表的一條微博,主要對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做進一步的解釋,然而卻遭到了玩家的集體吐槽,elo慢慢地變成了“坑爹匹配機制”的代表。

其實,elo值並不是王者首創,也不是MOBA類遊戲的首創。

elo是一種衡量各類對弈活動水平的評價方法,由美國物理學家Elo創建,被公認爲是最權威的方法,很多運動,如國際象棋、圍棋、足球、籃球都採用elo作爲等級分制度。

有了elo,選手的“隱藏實力”便容易被估算出來。舉一個例子,一個2000分的棋手與一個1600分的棋手下棋,結果1600分的棋手獲勝,這個1600分的棋手的實力很有可能比1600要高,再使用1600分作爲這名棋手的ELO值,顯然不合適。

根據elo計算公式,如果1600分的棋手戰勝了2000分的棋手,那麼他的elo值便會提高,假設勝利得1分,K值取32,那麼這名棋手新的elo值會變成1629,而原本2000分的棋手,新的elo值變成了1968。對局的場次越多,elo值越接近真實水平。

在elo的評分規則下,有時候還會授予比賽選手一些稱號,如在國際象棋中,2400-2499分是國際大師,2500分以上爲國際特級大師。

這些稱號類似王者榮耀的段位,雖然大家都叫“國際大師”,都屬於王者段位,但因爲elo值不同,實力也會有所差距。王者榮耀借鑑了這一種評價實力的方式。

由此說來,elo是一種很權威的評價機制,那爲什麼大家都覺得elo是一個很坑的機制呢?

策劃本意

其實策劃引入elo機制,本意是爲了讓匹配機制更加平衡。

排位賽匹配機制最重要的是,給每一位玩家匹配到實力相近的隊友和對手,理論上實力強的,要和實力強的玩家匹配到一起,坑貨要和坑貨匹配到一起。

然而怎麼確定一個玩家的真實實力,是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

比如某個玩家平時很少排位,段位可能只有鑽石,但他的真實實力可能是王者,在鑽石局他的勝率會很高,如果和普通的鑽石玩家匹配到一起,顯然不太公平。此外,還要解決一些高段位玩家玩小號的問題。

策劃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引入了elo機制。在對局10名玩家段位相近的前提下,同時讓ELO值也相近,這樣一來不就解決了上述問題了嗎?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在elo機制下,很多人仍然會匹配到坑隊友,連勝、連敗時有發生,elo機制不僅沒有解決匹配機制的問題,反而加讓很多玩家感到頭疼。是elo機制出了問題嗎?當然不是,它可是公認的權威機制。

試想一下,我是一個榮耀50星的玩家,開小號到星耀局炸魚,因爲我的場次少,elo也不多,所以我依然可以匹配到普通的星耀玩家,我選個馬可波羅,將發育路殺穿,各種單殺敵方射手,反殺對方打野,隊友會覺得運氣好,躺着舒服。對手是什麼感受?對方玩得比較好的玩家,一定會認爲他的隊友都是坑。

看到沒,雖然這局比賽的10個人段位、elo都差不多,但有人的真實實力卻遠遠超出了這個段位,被殺穿的那名玩家,成了隊友眼裏的坑貨。因此,elo機制並沒有讓匹配機制變得完美。

elo運作機制

有一些人認爲,拿到敗方MVP,會讓自己的elo值升高,導致匹配到高手,反之則會匹配到菜鳥。還有的人認爲,要elo會強行讓所有人的勝率保持在50%,事實真的如此嗎?

其實仔細想想,我們就會知道,策劃並沒有動機這麼做,如果想要保證雙方實力相等,只需要讓每位玩家的elo值相同即可,所有人elo值相近,即可達到平衡的目的,不需要通過“菜鳥+大神”的方式去平衡。

所以,只有深入瞭解elo的運作機制,才能解開這個謎題。我們從一個現象說起。

很多主播喜歡從零開始排位,拿個一二百連勝,追求直播效果。剛打的時候還好,都是秒排。但慢慢地,排位等待的時間卻越來越長,尤其連勝到鑽石、星耀後,有時候會出現排隊三四分鐘都排不到人的情況。排位等待時間變長,不應該是榮耀50星以上的局,纔會出現嗎?

出現低端局排不到人,問題就出現在elo上。

在單排情況下,系統會優先考慮對局10名玩家的段位,在段位相當纔會進一步匹配elo。一個星耀四elo1500分的玩家不會匹配到一個鑽石四elo1500分的玩家。在段位大致相當的前提下,系統會將elo值相近的玩家匹配到一起。

當一個玩家連勝太多時,會導致elo值過高,進而匹配不到elo值相近的玩家。這時爲了能讓該名玩家儘快進入遊戲,匹配系統會慢慢擴大elo值的範圍。比如一個鑽石二elo值2300分的玩家排了5分鐘還沒排到人,系統便會慢慢降低要求,先匹配2200分的鑽2玩家看看,還沒人的話,繼續降低要求,匹配2100分的鑽2玩家,當然也有可能匹配更高分的隊友。

單看這個因素,就可能造成雙方實力差距過大的情況。一個2300分的鑽2玩家,顯然不是這個段位的,一旦和elo較低的玩家匹配,那將是普通鑽2玩家的噩夢。

說到這裏,一個問題也有了答案。一個玩家的真正實力只有星耀3的水平,而今天運氣很好,連勝10把,這時該名玩家的elo會提升過高,進而匹配到相同段位elo很高的玩家,就可能轉勝爲敗,甚至開始連敗。而因爲該名玩家是連勝上來的,實力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又會坑到那些elo較高的玩家。

也就是說,實力沒達到,靠運氣連勝上去的玩家,容易成爲坑貨。相反,碰到那些靠運氣上來的玩家,真正有實力的玩家就可能會輸掉這局比賽。

這個問題解決,又順帶解決了一個問題。所謂的敗方MVP不能拿,拿了elo值會升高的說話就是無稽之談。

因爲在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中,elo值的升高或者降低,只跟勝負有關,跟單局的評分,是不是MVP沒有關係。

但是,策劃爲了改變連勝、連敗導致玩家真實實力不一的情況,引入了一個機制,這個機制便是大家熟悉的金牌、銀牌評價。

當你的對局數據很好,就會獲得金牌、銀牌評價,這兩種評價會獲得額外的勇氣積分,之所以這麼做,是爲了讓那些低段位、高elo值的玩家,儘快達到與其實力相匹配的段位。

以下是王者榮耀匹配機制簡圖:

上面這張圖也可以解釋爲什麼所有玩家,最終都會保持在50%的勝率。一個榮耀50星實力的玩家,從零開始單排,到王者之前保持50%的勝率不奇怪,甚至可能達到80%以上,當達到與實力匹配的段位時,如果還繼續打排位,就會無限趨近於50%的勝率。

仔細想想,這樣是合理的,如果一個人從頭到尾能保持80%的勝率,那麼一個賽季他可以輕輕鬆鬆的達到榮耀100星,只要排得到人,甚至可以達到200星、500星……

所以50%勝率跟匹配機制是沒有關係的,如果你的實力與段位已經相匹配了,還繼續玩的話,自然會趨近於50%的勝率。反過來也可以證明,有些人勝率很高,要麼場次不夠多,要麼就是還沒有達到與實力相匹配的段位。

規避匹配機制

通過上文的解釋,相信大家已經對王者榮耀匹配機制,有一個深刻的認識,說實在話,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的確需要優化,但永遠也不可能成爲完美的匹配系統,因爲人心難測。

舉個例子,假設系統很完美,匹配到的雙方elo相近,實力也有差不多,也會讓一些玩家成爲坑貨。比如選到不擅長的英雄,位置衝突,或者練英雄等等。玩家的心思,系統是無法猜出來的。

以上的所有模型,都是在理想的情況下建立的,實際上真實的對局要複雜的多,比如我方有2個人是在練英雄,隊友有一個是最強王者來炸魚的,兩個是靠運氣連勝上來的。

因爲影響比賽的因素過多,導致王者榮耀的匹配機制,無論怎麼優化,只能保證廣義上的公平,卻無法保證詳細對局的公平。

所以,與其祈求系統變得更完美,不如想一些辦法,規避“系統的制裁”。當然,這些辦法必須是合理合法的。

1.覺得自己實力不夠時

如果你覺得自己實力不行,但是又想上分怎麼辦?只能靠運氣了。因爲系統會隨着匹配時間的增加,逐漸擴大elo的範圍,玩遊戲的玩家少的時候,匹配時長會增加,elo的匹配範圍也會增加,這個結果會有兩種。

一是匹配到比你坑的玩家,會很容易輸,使你偏離原來的段位,不過沒關係,你的真實實力在這,很容易再次爬回來。二是匹配到比你厲害的玩家,此時只需要選一些容易混的,或者工具人躺贏即可。

一般凌晨或者深夜,玩家數量會相對較少。

2.覺得自己實力很強時

覺得自己實力很強時,只需要保證能穩定上分即可,最好都是秒排進去,防止匹配時間太長,讓elo擴大範圍,匹配到段位相近,elo太低的隊友。

其實如果你認真閱讀本文,就會發現,自己能不能上王者,上榮耀,只取決於自己的實力如何。實力夠強,運氣再差,分上去只是遲早的事情。實力不夠,運氣好也會掉下來。

所以與其吐槽這個系統,還不如好好提升實力來得實在,畢竟我們改變不了這個系統,但可以改變自己。

本次討論就到這邊,我是許哈皮,下期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