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軍全面侵華後,那些狂妄的日本人號稱三個月就能打下中國,但隨着中國軍民的一致對抗,讓日本人的陰謀瓦解,不過因我軍的裝備落後,很難和鬼子正面對抗,在幾個月內就有半數國土淪陷,不過因戰線太長日本的補給跟不上,侵略的腳步變緩,爲了獲得能源,日本將目光看向了亞洲其他地方。

或許是因在我國贏得太輕鬆,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引發了美軍的瘋狂復仇,此時日軍才知道碰到了大老虎,只能無奈將目光看向印度,想要在這裏建造一個大本營以維持持久戰,日本人認爲十萬兵力就可以將印度拿下,結果卻遭到了印度的反擊,只剩下三萬兵力。

至於爲什麼失敗這麼徹底,首先當時印度可是英國人在統治,一旦和印度開戰,那就等於得罪了英軍,儘管當時的英國國力衰落,但依舊很強大,日本人不想惹上這樣一個強敵。其次,日本人想要去攻打印度,那就需要將中國佔領纔行,畢竟日軍的大部分兵力都陷入中國戰場中很難抽出,想要對印度全方面的開戰,只有離開中國戰場纔可以。

不過因中國軍民的反抗,日本處於被動狀態,因此他們只能放棄對印度的侵略,同時太平洋戰場上日本節節敗退,也讓日本沒有精力再去全面對抗印軍,而印度的地形也比較複雜,日軍的重型武器也很難全面進入印度,一開始就陷入困境,自然只能選擇放棄。

參考文獻:《美國通史》、《大東亞戰爭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