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胃部呈現水平位未形成生理彎曲,噴門括約肌鬆弛,所以寶寶喫飽了以後奶容易反流入食道,從而引起嘔吐。

另外,餵奶的時候如果餵養的姿勢不正確,餵養不當也會將氣體吸入胃內從而造成吐奶。所以,寶寶喫完奶以後一定要拍嗝,將胃內氣體給排出,防止溢奶。

1、爲什麼要拍嗝?其實寶寶打嗝一般都有以下這兩方面的原因:

A、膈肌正常發育的體現: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就開始打嗝了,可能原因就是寶寶的膈肌正在進行發育。

在這種情況之下,可以讓寶寶打一會兒膈,然後自己就會停止的,不必刻意的去進行處理。橫膈膜通常是在四五個月之後發育比較的良好,但是這主要是取決於嬰兒的個人體質。

B、寶寶餵養不當:新生兒的胃部不像我們正常成年人一樣,而是橫着的,呈現不穩定的狀態。喫奶之後直接地平躺非常容易出現溢奶、吐奶的現象。

此時爸爸媽媽應該及時的幫寶寶拍打嗝,把氣體給排出來。只要減少了胃裏的壓力,自然就可以減輕吐奶、溢奶的情況以及次數。

2、拍嗝的方法:

A、趴在媽媽肩頭進行拍嗝:寶寶趴在你的肩頭,可以用同一側的胳膊托住寶寶的屁股,寶寶的身體豎直並且伸展開,用另外一隻手做空心狀,由下至上輕叩背部。每次拍嗝2-3分鐘左右即可。

B、坐在媽媽的大腿上面拍嗝:可以讓寶寶坐在媽媽的大腿上面,身體前傾,用手托住他的下巴或者是讓寶寶趴在媽媽的前臂,同側手扶着寶寶的肩膀,用另外一隻手做空心狀輕拍或者是撫摸寶寶的背部,直到寶寶打出響亮的嗝,這就是拍好嗝了。

3、怎麼樣纔可以知道已經拍好嗝了哪?

如果聽見了響亮的嗝聲,一般來說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如果嗝聲不大,而且寶寶繼續喝奶的意願不高,那麼就需要繼續地拍了。

4、拍嗝的手勢:

A、手型:可以將手微微的合攏成空心掌形,不要用手平平地拍打寶寶的後背。

B、力度:拍隔的時候力度要適宜,主要是以寶媽可以感受到寶寶身體的輕微顫動爲宜。

5、拍嗝的時機:

A、寶寶喫完奶之後需要拍嗝:如果寶寶喫完奶之後就睡覺了,建議還是抱起來先進行拍嗝,再哄睡,避免寶寶睡眠之中吐奶窒息的風險。

B、寶寶喫奶瓶,餵奶量比較大的時候:爲了可以避免寶寶一口氣喝太多以及太快,可以在餵奶中間停一停,讓寶寶休息一下,拍一拍嗝再繼續的喫。

C、寶寶喫母乳的時候:喫完一邊再換到另外一邊,在換邊的間隙也是可以拍嗝的。

6、預防寶寶溢奶的方法:

A、餵奶之前先換尿布,餵奶之後儘量的少搬動嬰兒。

B、採用比較合適的餵奶姿勢:儘量地抱起寶寶來餵奶,讓寶寶的身體可以處於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裏的奶液自然就會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着餵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C、對於用奶嘴喫奶的寶寶,選擇大小最爲合適的奶嘴;

D、注意餵奶的姿勢,不要喂得過飽,在啼哭的時候不要急於餵奶,不吸空奶瓶。

E、餵奶量不宜過多,少量多餐,間隔不宜過密。

當然如果真的拍不出嗝,可以將寶寶慢慢平放在牀上片刻,再抱起拍嗝效果會比較的好。如果仍然拍不出嗝可以讓寶寶側臥位,頭及上身抬高30-40°,使奶汁容易經過胃進入十二指,也是可以防止吐奶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