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杨坚。在统一大部分分裂局面后,公元589年,杨坚又一鼓作气,率领隋军南下灭亡了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自此,统一了中国。在登上皇位后,面对长期征战国内民不聊生的局面,颇有远见的杨坚躬行俭朴,勤于政务,爱护百姓。

《隋书·卷第二高祖纪》:“每旦听朝,日昃忘倦,居处服玩,务存节俭,令行禁止,上下化之。”;《北史》:“尝遇关中饥,遣左右视百姓所食。有得豆屑杂糠而奏之者,上流涕以示群臣;深自咎责,为之损膳而不御酒肉者,殆将一期。”

经济方面,又以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开皇九年(589),隋朝逐渐恢复繁荣,全国户口一度达到了870万户。

日子过得舒坦了,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在满足基本的吃喝需求后,人就需要被尊重被证明被认同。当然,隋朝人也不例外。

公元604年,隋朝一帮大臣确实觉得每天无所事事,于是一合计,联名上书给皇帝杨坚:“闲着实在太无聊,听说林邑(今越南)有不少宝贝,皇上,要不,咱们派点兵把这个国家给灭了吧。”

杨坚看后不由得会心一笑,2年前的事情又重新浮现在自己的眼前:

那是公元602年,交州(今越南河内)俚族首领李佛子发动了叛乱,攻占了越王故城。事情传至长安,杨坚倒也没太在意,随手从手下将军中挑了个叫刘方的前去处理了。刘方接到命令后,带了1000多人,就去找李佛子了。

本以为1000多人的队伍实力有点单薄,直到奔到李佛子老巢,也没遇到过像样的抵抗。刘方有些慌了,想到:我名字是有点普通,可我这军事能力压根就不普通啊,我法令严肃、军容齐整,对士卒仁慈爱护,士兵患病他亲自抚慰关照,士兵皆愿为我效命。可他交州,怎么就不能来个像样的战斗,来显示一下我自己的手艺?

幸运的是,苍天有眼,待刘方的队伍打到李佛子的老巢附近,终于遇到了2000多人的抵抗队伍。再看作战部署,对方居高临下,我方仰攻。按常理,交州本土军队有大优势,可战斗一开始后,2000多人就散了,刘方率军来到了李佛子大营前。

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为上策。在一番劝降后,李佛子被刘方派人押到了长安。

这结果是让所有隋朝官员所没能想到的,原以为指望这场战斗锻炼一下本朝军队,不料,手还没热,已经结束了。隋朝各官员这才看向了交州附近的林邑,扬言要去收拾一下。

对于官员如此要求,杨坚自然无反对理由,毕竟对自己的军队有所锻炼,于是下令让官员找出兵理由,总不能是因为太闲了就要打对方,这有损隋朝颜面。

隋朝大臣得到应允后,史官则忙碌了起来,在翻阅一些史籍后,有了重大发现:林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林邑,西汉设为日南郡象林县,称为象林邑,略去象,故称林邑。东汉时为马伏波将军铸柱之处也,去南海三千里。东汉某年,趁着中国内乱,有名为区连者,杀害县令,自称林邑国王。自孙权以来,不朝中国。至武帝太康中,遣交州刺史杜慧度南征林邑国,始来贡献。

而今到了隋朝,怎么能没朝贡?

此理由,深得杨坚欢喜,当即便发布了讨战檄文,不幸的是,檄文发出没等刘方出发,杨坚便驾崩了。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杨广继位。公元605年正月,杨广又再次下令,让刘方率领了1万多人和几千罪犯,继续收复故土林邑国。

时林邑国王叫梵志,史书记载是“深目高鼻,发拳色黑,以幅布缠身。人皆奉佛,文字同于天竺(印度)。”面对隋朝刘方的挑衅,开始全面反抗。

战役从当年正月打到了三月,刘方攻营拔寨,闯关夺隘,连战连胜,和上次一样,对手太弱。在快到达林邑国首都的时候,林邑军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士兵乘巨象由四面合围隋军。这是所有隋军所未曾想到的,在砍杀大象无果后,隋军撤退。

至军营中,刘方踱着小步,略一思考,得一计策。刘方命士兵在一块平地上挖了一些大坑,再用草皮伪装,然后派出一小股部队去挑衅林军,许败不许胜。

林邑军见隋军挑衅后,碰见象军后就撤退,大喜,赶着大象就直追,总算要大败隋军扬眉吐气了。不料,在越过一片草地时,林邑军大象成群结队掉到了坑里。隋军当即用弩射大象,象返走逃窜,林邑军溃乱不可收拾,被俘万人。林邑国王梵志听闻后,则一溜烟跑到了海岛上。

刘方无奈,军队长期在外征战,水土不服,当即准备班师回朝。在林邑首都,刘方找了几块石碑,设林邑国为林邑郡。写上了此次出征的原因和过程。但最为不幸的是,在回朝的路上,刘方病逝了。其后,杨广追封他为上柱国、卢国公。

“方夙承庙略,恭行天讨,饮冰遄迈,视险若夷,摧锋直指,出其不意,鲸鲵尽殪,巢穴咸倾,役不再劳。肃清海外,诚绩可嘉。可赠上柱国、卢国公、子通仁嗣。”

而林邑国王梵志,在得知隋军回国后,跑了回去,上书向隋朝谢罪后,开始年年纳贡,送的物品却不过是一些鸟玩意儿罢了——五色鹦鹉和白鹦鹉。

参考资料:

1、《隋书·列传·卷四十七 》“时天下无事,群臣言林邑多奇宝者。……仁寿末,上遣大将军刘方步骑万余及犯罪者数千人击之。……方入其都,获其庙主十八枚,皆铸金为之……”

2、《隋书》卷五十三《刘方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