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萬里

被外界稱爲“國內投影儀銷售冠軍”的極米科技正在闖關科創板IPO。

在資本市場上,行業第一名往往受市場關注。當你走進極米科技後會發現,該公司存在輕研發、重營銷現象。此外,極米科技正陷入專利糾紛中。

具體表現爲,研發投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核心產品技術存疑;銷售費用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多次被消費者起訴,產品質量不過關;遭競爭對手峯米科技起訴。

具體怎麼回事?且往下看。

極米科技的主營業務是智能投影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首先,我們來看看極米科技存在的輕研發現象。

2017年至2019年,極米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爲3305.08萬元、6300.17萬元和8106.09萬元,佔營業收入比例分別爲3.31%、3.80%和3.83%。

資料來源於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同期,行業可比公司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的均值分別爲5.95%、5.94%和5.08%。近三年,極米科技的研發投入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證監會在今年3月份發佈了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其中,有一個常用指標是“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或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

前面數據已提到,2017至2019年,極米科技的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均均低於4%,未滿足“最近三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5%以上”這一條件。

雖然極米科技滿足了“最近三年研發投入金額累計在6000萬元以上”這一條件,但該公司在“自主研發”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申報稿顯示,光機是投影產品主要的零部件之一。光機相關技術可以從畫面清晰度、 畫面色彩表現、畫面純淨度等三個方面影響着畫質水平。

資料來源於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2017至2019年,極米科技的非自研光機對外採購率在92%以上。特別是2017年、218年,對外採購率爲100%。極米科技的投影產品核心技術是否已掌握?值得商榷。

同時,極米科技的核心成像器件DMD器件全部來自德州儀器公司,這也反映出核心零部件被國外廠商掌控的事實。若貿易爭端升溫或新冠疫情進一步蔓延,在供應鏈方面將對極米生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除了輕研發,重營銷也是極米科技的另一個隱憂。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極米科技以67.6萬臺的出貨量佔據國內投影市場15%的份額,業內排名第一。成績背後,主要是極米科技依靠較高的銷售費用投入和較低的價格策略實現。

2017年至2019年度,極米科技的銷售費用率分別爲 10.92%、11.29%和 12.24%,分別高於可比公司均值4.21個百分點、4.59個百分點和6.21個百分點。

資料來源於招股說明書申報稿

極米科技在銷售方面很“用心”,其產品質量卻未能跟上發展。天眼查顯示,極米科技涉及的法律訴訟達31條,其中就包括“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消費者以技術不達標、涉嫌虛假宣傳爲理由,一度與極米科技對簿公堂。

極米科技存在多次被消費者起訴、法律訴訟達31條的事實,直接反映出該公司的產品質量不過關。從口碑角度看,極米科技需要完善產品形象。

值得關注的是,在極米科技IPO過程中,競爭對手峯米科技以涉嫌侵犯峯米科技“高亮度激發方法及基於光波長轉換的發光裝置”爲理由,起訴極米科技專利侵權。有市場人士認爲,深陷專利訴訟有可能會導致IPO失敗。此前,信利光電、安翰科技就是因爲知識產權糾紛、專利訴訟導致IPO折戟。

對於正在闖關IPO的極米科技而言,該公司應直視當前存在的輕研發、重營銷問題,且需要處理好專利訴訟事件。極米科技能否成功闖關科創板IPO呢?後續,我們將繼續關注極米科技的動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