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六年七月二十日,太平天国出征在外的燕王秦日纲和北王韦昌辉深夜返回天京城,在内应接应之下顺利入城。当晚,具体执掌天国事务,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杨秀清被杀,是为天京事变。

毫无疑问,天京事变是导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最终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然而,这次事变为什么会发生,却是众说纷纭人言言殊。

首先,天京事变之所以会发生,肯定是因为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杨秀清和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洪秀全之间矛盾越来越大无法调和。杨秀清假借天父名义打洪秀全板子,甚至多次威逼迫使洪秀全承认自己地位,封自己为万岁的事儿,早在洪秀全心中埋下了必杀杨秀清的种子。

洪秀全想杀杨秀清,这个无须多言。关键是,执掌天京城内军政大权,住在戒备森严的东王府里的杨秀清为什么会如此轻易的被杀?

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要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好还是看当时当地亲身经历过人的记述,而且最好还要不受本身立场所左右。

恰巧,此次事变两大凶手之一的燕王秦日纲麾下就有这么一个人——爱尔兰人肯能

肯能是在镇江加入秦日纲麾下的,后跟随秦日纲参加了天京事变,据他自己所说,屠杀东王府人员之时,他的住处距离东王府不到五十米。杨秀清死后一两个小时,他还跟着进了东王府,看到了杨秀清的尸体。

难能可贵的是,肯能居然还看出了秦日纲韦昌辉等人在天京城大开杀戒,肯定会遭到反噬,所以提前离开了天京到达上海,这也让他在后面诛杀秦日纲韦昌辉的时候逃过了一劫。

既亲身参加了天京事变,又脱离太平军的管辖;既有自由的身份,又不受立场所约束,肯能的话应该是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比较靠谱的消息的。英国研究太平天国史专家柯文南博士在《太平天国造反者》一书中曾引用了肯能有关天京事变的一段话:

先是杨秀清有一心腹部将为其亲信,不知何故,向洪秀全告密。洪秀全立即召其心腹盟弟北王韦昌辉回兵勤王,以保护其自己生命,次则以诛灭谋篡位者。

关于这位心腹部将,肯能也做了解释——即他们教外国人称为第八位者。

根据肯能的话,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他认为是在天国政权中排名第八的人背叛了杨秀清,在洪秀全面前说杨秀清图谋不轨,最终造成了天京事变。

那么,这个第八人是谁呢?

按照正常来算,太平天国政权的排位应该是这样的。第一位天王洪秀全,第二位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第三位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朝贵,第四位前导副军师南王冯云山,第五位后护又副军师北王韦昌辉,第六位翼王石达开,这六个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接下来就应该是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了。

所以,在早期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不少学者都认为肯能所说的第八人指的就是豫王胡以晃,他们认为胡以晃和秦日纲韦昌辉等人一起参与了天京事变,后面也一同被诛杀。

不过,再后来,有学者发现,好像搞错了,胡以晃早在天京事变前就已经去世了,这里的第八人指的不可能是他。

除开胡以晃外,最有可能是太平天国第八人的就应该是当时天国政权的百官之首,朝内官的首长,官居天官正丞相的陈承瑢了。

陈承瑢,广西藤县人,很早就参加了拜上帝会,太平军攻入天京后,被任命为地官副丞相,没几个月,又升任为天官正丞相,第二年封为佐天侯,辅佐东王杨秀清处理朝政,这也是肯能说第八人是杨秀清的心腹部将的缘故。

然而,杨秀清因为大权独揽,平日里作风十分粗暴,嚣张跋扈到了极点,有时候自己得罪过人就不知道。

陈承瑢正是被杨秀清处罚过的人,因为不满杨秀清对燕王秦日纲部下的处罚,与秦日纲及石达开的岳父黄玉崑一起提出辞职,结果秦日纲被打了一百杖、陈承瑢被打了两百杖、黄玉崑被打了三百杖。这导致了陈承瑢对杨秀清“积怨于心,口顺而心怒”。而杨秀清却把别人的敢怒不敢言当作老实听话,他以为陈承瑢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儿就敢对自己有想法,这种狂妄自大的思想最终酿成了天京事变这杯苦酒。

因为陈承瑢是朝内官之首,辅佐杨秀清处理朝政,所以他可以瞒过杨秀清秘密调韦昌辉和秦日纲回天京,也可以瞒过杨秀清半夜开门放韦昌辉和秦日纲的三千军队进入天京城,甚至可以让平日戒备森严的东王府放松警惕。

正是因为陈承瑢的告密和一系列具体操作,才能让杨秀清这个天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一着不慎阴沟里翻船。

可以说,天京事变,是在陈承瑢的一手策划下发生的。向洪秀全告密的是他,为韦昌辉秦日纲创造袭杀杨秀清条件的也是他。当然,最后陪着韦昌辉、秦日纲一起被天王洪秀全处死的也少不了他。

一次内讧,让天国表面上的二当家、实际上的大当家杨秀清、五当家韦昌辉、七当家秦日纲、八当家陈承瑢一起魂归天国,天国领导人中才干最为突出的六当家石达开也率军出走,造成天国元气大伤。不管陈承瑢有多少报复杨秀清的理由,说他是导致太平天国失败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本文作者:天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