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十法界一切衆生!

在今天的話題開始之前,我們先來探討一個問題,什麼問題呢?就是一旦談及學佛二字,身邊的朋友、親人或是那些不信佛之人,對你說得最多的話是什麼?歡迎評論留言,將您所遇到的分享給大家哦!

說起“學佛”二字,對於那些想要學佛之人來說,往往都會覺得很簡單。但對於已然在學佛路上行走了一段路的人來說,無一不覺得很難。但再難,卻依然堅持着走下去。爲何呢?因爲“慈因積善,誓救衆生;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在學佛的路上,我們也時常可以聽到“學佛無非就是念唸佛、誦誦經。”但真實情況是這樣的嗎?並不是!而對於這個問題,其實筆者也曾去寺院請一位97歲高齡的老和尚開示過。

老和尚說:學佛在外人眼中看似是“念念佛,誦誦經。”但實則卻是在修行,在領悟佛說的種種真理。而領悟了真理之後呢?就需將它運用在生活之中,但在當下,又真的能有幾個人能夠將其運用到生活中呢?

所以說,學佛難不難?是不是隻有念念佛、誦誦經這麼簡單,唯獨只有學過之後方知“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對於那些已經行走在學佛路上的人來說,這裏有3點要告訴大家,希望你們能夠一一做到。

No1、抱有慚愧心;

古德曾言“若要在法上得到利益,慚愧、調柔、恭敬、喫苦、老實與正直等性格是不可少的。”而在此之中慚愧心亦然居其首位。正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若一個人沒有慚愧心,那麼出現的過錯、過失也只會成爲你增長惡業的資糧。

反之,若一個人具足慚愧心,那麼就能使過失轉化成增長智慧和解脫的力量。所以說學佛的路上,每一天我們都需抱有慚愧心。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具有聖賢的特徵,能夠將善法一步一步修得圓滿。

No2、抱有感恩的心;

在佛教之中,我們時常可以聽到“因緣果報”。正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在當下,我們遇到過善緣,也有遇到過惡緣。惡緣來臨之時,往往心中都會煩惱重重。

爲何呢?其實就是因爲“感恩的心”得不復存在。若感恩的心一直圍繞着你,那麼你定然不會因爲惡緣到來而煩惱重重。什麼原因呢?就是具足感恩的心,就會明白惡緣都是來度你的,來成就你的,那麼你還會煩惱嗎?

No3、時時憶念三寶;

在外人眼中,無論是在家學佛之人誦經、唸佛也好;還是寺院的出家僧衆,行持每日功課也罷。其實都會覺得“很簡單,但無用。”但真的是無用嗎?其實並不是!無論是念佛、誦經,其實都是在憶念三寶、安住佛法、追求究竟。所以說,學佛之人,若想真正有成就,那麼每天憶念三寶,是必不可少的。

結束語:老和尚所講的這3件事,自問做到了幾件。雖然在文字上看似很簡單,但在實際修行之中,其實卻很難。就如時時抱有感恩的心而言,就很難、很難!爲何呢?因爲總有那麼一件事,會讓你莫名其妙的煩惱,從而丟失感恩的心。

人本是塵間物,有不甘而頓悟。

緣能有幾分福,來禪去皆是空。

歡迎分享、評論、收藏!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爲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