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雷晨

來源 | 債市觀察

6月1日,明發集團(國際)有限公司(下稱“明發集團”,0846.HK)公告稱,建議發行1.76億美元的債券,按年利率22%計息,該債券將於2020年12月5日到期。

01

最高32%年利率!直逼民間高利貸

明發集團表示,如果未能按時支付相關款項,逾期款項將自到期日起至支付完畢期間,按22%年利率再加上10%計息。最高可達32%的融資成本,直逼民間高利貸衡量標準36%。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中國房企海外債平均融資成本8.07%,同比下降0.72個百分點,5月平均融資成本更是低至6.33%。在此背景下,明發集團22%的利率相當引人矚目。

同樣是在6月1日,明發集團的同行萬科宣佈,擬下調17萬科01債券票面利率,由4.5%調整爲1.9%。同爲地產商,債券利率卻堪稱冰火兩重天,而在這背後早已埋下了因果。

受再融資和流動性風險上升影響,2015年至2017年,標普多次下調明發集團的長期企業信用評級和票據的評級,並將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評級下調直接影響了市場對明發集團的信心。

2016年至今,明發集團所發行的境外債利率從9%上漲到15%,如今更是飆升至22%。今年1月,明發集團發行了一筆2021年到期、總規模2.2億美元的債券,利率也高達15%。

不過,這次能否順利融資還需打上一個問號,因爲此前明發集團已有債券違約的記錄。

小債注意到,本次發債旨在爲明發集團的現有債務再融資及一般企業用途。5月23日,明發集團一筆2.2億美元債未按期兌付,構成違約,這筆債正急需兌付。

可見,急於打開融資渠道的明發集團,償債能力並不樂觀。

02

資金鍊告急,排名跌出TOP100

據官網介紹,明發集團創始於1994年,是一家以城市運營爲核心,以商業地產、住宅地產、酒店經營爲支柱產業,並涉及工業、商貿、投資等多項領域的大型現代集團企業。

2019年,明發集團錄得合同銷售額113.1億元,同比下降30.8%,被甩出百強房企陣營。舉高息債融資,反映了這位地產商“求錢若渴”的現狀,其資金鍊正面臨嚴峻考驗。

資產負債方面,截至2019年末,明發集團的總負債達到590.41億元,資產負債率爲77.97%。其中,流動負債佔總債務的92.4%,合計545.55億元,僅比流動資產少10.79億元。

在流動負債中,短期借款64.92億元,貿易及其他應付賬款160.11億元。然而,公司賬面現金及等價物僅爲34.88億元,同比下降33.73%,難以覆蓋短期債務。

除此之外,明發集團的盈利能力早就不容樂觀。

2016年3月,普華永道宣佈對明發集團2015年財報不發表意見,隨後明發集團的股票自同年4月1日起停牌。那份讓會計所沉默的財報顯示,連續數年高增長後,公司淨利潤同比暴跌96.85%。

時隔一年,其淨利潤在2017年再度下滑。2017年、2018年連續兩年增收不增利,淨利潤分別下滑12.42%、16.51%。到了2019年,淨利潤同比增長11.35%至9.52億元。

小債發現,股票停牌長達4年、身陷債務窘境的明發集團,也曾是閩系房企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03

昔日“廈門地產首富”風光不再

公告顯示,在明發集團本次擬發行的1.76億美元債中,控股股東銀誠有限公司將認購2400萬美元,其持有明發集團已發行股本總額約83.47%。

作爲典型的家族企業,明發集團控股股東銀誠有限公司的背後是黃氏四兄弟黃麗水、黃煥明、黃慶祝和黃連春。其中,排行老二的黃煥明是明發集團的實際掌舵人。

明發集團是最早一批房企中的一員,於1994年成立後,2002年轉入商業地產開發,第一個商業地產項目廈門明發商業廣場曾讓其名噪一時。隨後,明發集團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2011年,明發集團在北京上海拿下4宗地塊,投建明發商業廣場。次年,在《2012胡潤百富榜》上,黃煥明家族資產達85億元,位列第32位,成爲廈門地產家族中的首富。

然而,明發集團轉型商業地產並不成功。根據《中國商報》2013年報道,毗鄰南京火車南站的南京明發商業廣場生意慘淡,商鋪空置率高得離譜。相同情況在明發集團其它項目上亦有出現。

隨之而來的,是官司纏身、訴訟不斷。在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明發集團及其下屬公司有13條被執行人記錄。

明發集團實控人黃煥明日子也不好過,2014年由於拒不履行法院判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2019年4月被限制消費,當年黃煥明以48億元位列《2019年胡潤百富榜》第878位。

如今,陷入困境的明發集團在美元債違約後,擬以22%利率發行美元債,踏上“高利貸”式的融資之路。一旦盈利能力惡化,高息融來的現金可能瞬間增加公司風險。

你對明發集團擬高達22%年利率發債怎麼看?歡迎在文末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