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如今全球綜合價值最高的一幅油畫,達芬奇《蒙娜麗莎》可謂是已經被捧上了神壇,在盧浮宮裏每天爲了看她一眼的遊客都排成了長龍,而且往往是排隊大半天觀看半分鐘,即便是這樣都依舊阻止不了人們對她的好奇。

全世界專門研究達芬奇《蒙娜麗莎》這幅畫的“專家”更是不計其數,有時候不禁就納悶了,這幅畫真的就這麼有魅力嗎?此畫又到底有何神祕呢?

達芬奇

現在世界上真的有一批藝術家是專門想要破解達芬奇隱藏在這幅畫中祕密的,他們爲了研究其中的奧妙甚至是將這幅畫分解成成千上萬個獨立的色塊,然後再用放大鏡去窺探這些色彩與色彩之間的組合結構,這一研究就是三年。

有人可能會說不就是一幅油畫,至於這麼興師動衆嗎?人家達芬奇畫的時候可能根本就沒想這麼多,倒是被你們這些後來者給分析的“有鼻子有眼”的,既然是油畫,好好的欣賞不就完事了嗎。

達芬奇蒙娜麗莎

但是你還真別說,這《蒙娜麗莎的微笑》還真就被這些“閒得發慌”的藝術家們給研究出了點名堂出來,在被專家們研究三年之後,專家又到底發現了什麼呢?他們對於這幅畫的神奇或者神祕之處提出了三種說法:

01No.1:微笑說

我們大家都知道,此畫最出名就是那似笑非笑的詭異表情,用眼睛那麼直勾勾的看着你,彷彿能夠洞穿人的內心世界,但是有很多專門研究這幅畫的人卻說,其實蒙娜麗莎根本就沒有微笑,這是爲什麼呢?

因爲這幅畫從表面上看上去她的確就是笑了的,但是專家卻提出當你把這幅畫一百八十度倒轉過來看的時候,其實完全可以看得出來,蒙娜麗莎的嘴角是呈現出自然地放鬆狀態,這三種不含笑意平靜的表情,但是爲什麼正過來之後卻總感覺她在微笑呢?

蒙娜麗莎研究專家

這個“沒有微笑”的說法首先是由利福尼亞大學的專家艾麗卡提出的,艾麗卡的團隊認爲之所以人們在視覺上感覺蒙娜麗莎其實是在微笑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爲她沒有眉毛。

這幅畫上的眉毛,由於時間的原因,蒙娜麗莎的眉毛大部分已經被氧化掉了,所以說在沒有眉毛的情況下,人的面部表情看起來是會發生一定的改變的,因此才造成了蒙娜麗莎的“微笑”如此神祕的原因。

蒙娜麗莎眉毛

02No.2:圖層說

當然了研究蒙娜麗莎的肯定不止艾麗莎一個,關於這幅畫的說法也是衆說紛紜,其中還有一種比較火的一種說法是由專家帕斯克柯特所提出的“圖層理論”。

柯特運用現在電子計算機的尖端技術,將合成的復原版《蒙娜麗莎的微笑》在計算機上分解出了四個圖層,經過切分的圖層每個都有不同的特點,最終柯特發現在表層下面的第二層,居然還有另一個女人的存在。

蒙娜麗莎研究專家

這個發現剛剛發佈的時候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討論,大多數公衆們所持的意見就是這種電子合成的產物是不靠譜的,難不成達芬奇畫畫的時候還分了四次才完成的嗎?反正真真假假人們也只是抱着看“笑話”的態度去看柯特的這個研究成果,至於可信度的話那就看人們心中自己的那桿秤了。

03No.3:動物說

最後一種傳頌度比較高的說法是來自美國的畫家,他聲稱自己研究這幅畫已經三年多了,並且在達芬奇的筆下他發現了在主人公蒙娜麗莎後面的背景上,有四個不同尋常的隱藏圖案。

蒙娜麗莎研究專家

不得不說一句,達芬奇是跟“4”有什麼不解之緣嗎?這位畫家說在背景裏隱藏着四隻動物,分別是獅、猴、鱷魚與犀牛這“四大神獸”,但是要把畫面橫過來才能發現其中的玄機。

不過,有網友發現當自己把畫面橫過之後,畫家所描述的那四種動物其實也並不是那麼的明顯,甚至壓根看不出有這“四大神獸”的影子。

所以有人認爲“動物說”純屬就是種主觀臆想而已,然後暗示人們根據他所說的這幾種動物,在腦海裏先“腦補”形成一個印象,再去看這幅畫的時候自然就會有一些代入感,至於這麼牽強的說法是怎麼能流傳的這麼廣泛的,也是令人一頭霧水。

蒙娜麗莎研究專家

其實關於蒙娜麗莎的傳說還有很多,在這裏就不給大家一一例舉了,感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自己在網絡上看一看,但是既然達芬奇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所以說達芬奇當時畫她的時候到底是啥情況,恐怕是沒有專家能夠研究出準確答案來的。

既然作爲一幅油畫,觀賞價值纔是這幅畫存在的最大意義,所以說我們這些普通人還是安安心心地欣賞欣賞畫就好了,真真假假何必糾結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