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先來談談月球的戰略地位

戰略資源氦-3 氦-3是一種無色、無味、無臭、性質穩定的氦同位素,採用氦-3爲燃料的核聚變比用氫作燃料進行核聚變還要安全、清潔,效率更高,容易控制,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微乎其微。可惜的是,氦-3在地球上卻難覓蹤影。

地球上氦-3的總儲量不超過100千克,這點儲量即使用作科研也顯得捉襟見肘,更不用說用於核聚變燃料來發電了。然而,在月球上氦-3的儲量約爲100萬噸。

據計算,飛船如果從月球運回20噸液化氦-3,幾乎可供應美國一年所需的電力用燃料。

軍事戰略地位 現在近地軌道不安全,反衛星武器越來越多。美俄部分導彈已經具備反近地軌道衛星的能力。如果哪個國家在月球上建設了軍事基地,那就相當於在地球上所有國家的頭頂安了一把刀,具有極強的威懾作用。

優良的星際港口 月球雖然環境惡劣,但也有獨特的優點,那就是引力很小,在那裏建造發射場向太空發射飛船成本很低。

優良的觀測站與發電站 在那裏建造天文臺能看得更遠、更清楚;同時因爲沒有大氣層的阻擋,在月球建造的太陽能發電站效率更高。

接下來,我們再來講講月球的未來:

自1969年美國成功登月以來,月球開發便擺在了人類的面前。1979年,聯合國通過了《月球協定》,該協定規定:人類不得在月球上部署軍事基地,月球及其自然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產,任何國家、組織都不得據爲己有,所有締約國應公平分享月球的資源。

要小編說這個協定根本是不現實的。就目前來看,哪怕再過一百年,人類都不可能統一成一個國家。因此,月球開發必然是以國家爲單位。既然以國家爲單位,那月球開發必然會出現“跑馬圈地、你爭我奪、多喫多佔、能者多勞”的情況。

我們可以這麼想一想:航天大國們辛辛苦苦奮鬥了幾十年,終於可以開發月球資源了,這時候那些小國以公平爲旗號要求分一杯羹,甚至阻止月球的開發,這對那些航天大國們的人民來說公平嗎?畢竟發展航天技術是很費錢的一件事,這些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可以預計,未來一百年內,人類肯定會對月球的地域,進行國家劃分,國家享有開發主權,外人不得染指。這種劃分方式,有可能會延續到火星等其他星球。

最後,我們試着設想一種“可能的”具體劃分規則:

以該國第一次登陸月球的地點爲中心,半徑100公里圓形區域,就是該國月球經濟區。在這個經濟區內,該國享有一切資源。該經濟區內的事務,外國不得染指。而剩下的月球土地,則是公用土地,就像地球的公海一樣。

目前來說,未來五十年內有能力參與月球事務的國家只有美俄中英歐日6家,除此之外,印度、巴西、以色列、伊朗和朝鮮這5家也還是蠻有潛力的。但真正具備建設月球基地,參與瓜分月球資源的國家則只有美國、俄羅斯、中國這3家了,歐盟、英國和日本算半個。

對此,你們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並點擊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