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元勋钱学森先生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他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Dan A. Kimball)曾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 个师的兵力。”但后来的事实证明钱学森的实力远非五个师能比。

钱学森

也许真的是钱家的基因太优良,钱老如此优秀,钱老的堂弟钱学矩也非常厉害!

钱学矩的父亲钱泽夫(钱家润)和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钱家治)是亲兄弟,钱学森的爷爷钱承磁一共有儿子,长子钱泽夫,次子就是钱均夫。长子钱泽夫育有一子一女,即钱学矩和钱学仁,钱均夫只有一子,那便是钱学森。

后来,钱学矩家道中落,作为叔叔的钱均夫便承担起了钱学矩和钱学仁两姐弟的学费。钱均夫对钱学矩姐弟二人视如己出,每每在他人生的关键时刻总能给出醍醐灌顶的指点。

钱学矩

而钱学矩和哥哥钱学森一样都是聪明且上进的孩子,哥哥越优秀,他就越要赶上哥哥不甘落后,所以钱学矩俨然成为了钱学森的“影子”,他的求学经历和哥哥钱学森如出一辙。他们都曾就读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机械专业,他们都曾考入清华考取清华留美公费生,他们都曾前往美国考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航空专业。如果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钱学森后来选择了回国,而钱学矩选择留在了美国。

1931年8月,年仅17岁钱学矩考取浙江大学,在考生中总分排名第十一,应当说是很不错的了。浙江大学校长是钱均夫的友人,打电话给钱均夫,表示祝贺。

那时候,交通大学的声望在浙江大学之上。钱均夫激励钱学矩考交通大学。那时候,恰好交通大学招生在浙江大学之后,钱学矩赶往上海报考,以总分第四名考取交通大学(钱学森当年是以总分第三名考取交通大学),攻读机械专业。这样,钱学矩和钱学森同在交通大学学习。钱学森在1929年夏考入交通大学,比钱学矩早两年。

后来,堂兄钱学森因病在家休学一年,于193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而钱学矩在1935年7月以总平均89.87的高分毕业于交通大学,名列全校总均分第一名。

钱学森从交通大学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于1935年前往美国,入读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而钱学矩在交通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当助教。这时,钱均夫又对钱学矩说:“你在清华教书当然不错,可是你学森哥哥到美国留学了,要为国家做大贡献应该也要去留学。”钱均夫这一句激励的话,使钱学矩决心跟钱学森一样也去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而且同样报考航空专业。

当时,钱学矩与另一名考生李耀滋分数相同,而航空专业留美公费生只招一名。经过仔细评比,钱学矩已经发表论文七八篇,而李耀滋的论文比他少两三篇,于是钱学矩被录取。从此钱学矩与李耀滋竟结为好友。李耀滋于翌年再考,终于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后来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全美华人协会主席。

钱学矩于1936年赴美,跟钱学森一样,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兄弟俩在同一个名校同一个系,传为美谈。钱均夫深为欣慰。钱学矩获得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博士学位后,一直在美国从事航空研究,后来成为了美国波音公司高级工程顾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