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強制垃圾分類來了,不按規定將被罰款

武漢垃圾分類 單位最高可罰款5萬

7月1日起,武漢將實行強制垃圾分類,如不按規定投放垃圾,個人最高罰款200元,單位最高罰款5萬元。(荊楚網、楚天都市報、澎湃新聞、中新網、北青網客戶端、搜狐PC客戶端訊)

據筆者觀察,其實從去年7、8月份起,武漢各個小區樓下的垃圾桶已經悄悄變色了。垃圾桶的變化預示着武漢垃圾分類的到來,不過隨着軍運會和疫情的到來,武漢的垃圾分類差不多被整整擱置了一年。

有人覺得,疫情下的武漢人民已經夠苦了,爲什麼還要來個垃圾分類。筆者覺得,與疫情共處了近半年,也經歷了很多驚心動魄的時刻,武漢人民的心理承受能力應該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且疫情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具體到什麼時候我們尚不得知,我們不能因爲疫情啥也不做,所以我們小心翼翼地復工了,因爲生活還要繼續,所以適當地進行嘗試是完全可以的。

筆者是非常支持垃圾分類的,雖然上海垃圾分類的嚴格性也早有耳聞。武漢的垃圾分類標準比上海的好理解多了,上海乾垃圾、溼垃圾不是指的垃圾的乾溼程度,所以一般人理解起來還真有點困難。武漢的分類標準就清晰明瞭,廚餘、有害、可回收,以上三種都不是的,就是其它垃圾了。

其實垃圾分類可以先從學校、單位、社區先入手,先把垃圾分類知識在這三個區域過一遍,再循序漸進就不難了。如果把最不服管的孩子都教會了,孩子學會了還能督促整個家庭,況且背背記記的東西學生可比家長擅長多了。單位也需要普及垃圾分類知識,因爲相對於個人,強制垃圾分類對單位的處罰就嚴重多了,所以單位有義務進行宣導。社區垃圾產出量大,也是垃圾種類最豐富的地方,因此在垃圾分類知識的傳播上,社區責任重大。

除了集體的知識宣導,作爲個人,我們也應該積極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垃圾分類不僅可以做到資源的循環利用,對於生態環境的改善、環境的整潔度也是很有幫助的。爲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爲了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就把垃圾放到它們該去的位置吧,垃圾也怕孤獨,垃圾也應該有個歸屬。

文|昆德拉傳媒本部 編輯部 佳麗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象,不代表文字特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