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盛世,以武力强横显著于世,汉朝开发西域,远击匈奴,为我们留下了民族的称号——汉。而唐朝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中对外武力输出的典型代表,而自古以来,军事政治外交是不分家,汉唐的强盛是离不开外交官的努力的,而王玄策就是唐朝外交官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王玄策——大唐外交官,唐太宗时期的官员,生卒年不详,河南人。王玄策曾先后三次出访印度,贞观十五年(641年)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贞观十七年(643年),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出使天竺(印度)。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与蒋师仁一同出使印度,这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其中王玄策为正,蒋师仁为副,但在使团将要到达终点时,使团遭遇袭击,袭击的主使者是成为中天竺新国王的阿罗那顺,除王玄策和蒋师仁力战逃脱外,全体随员或被俘、或战死大唐附属国向大唐皇帝敬献的贡品也全部被掠走。

吃了大亏的王玄策和蒋师仁,在逃亡路上得知:天竺因前任国王驾崩,没有留下合法继承人,国内陷入混战,中天竺新国王的阿罗那顺是擅自称王的,在此种情况下,王玄策和蒋师仁认为:首先,叛臣阿罗那顺不经大唐天可汗批准就擅自称王;其次,阿罗那顺的部属胆敢袭击大唐使团并杀死帝国臣民。必须予以惩戒。

而唐太宗时期,因为文成公主的和亲,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尚好,当时吐蕃的赞普正是松赞干布,于是王玄策就向吐蕃借兵,于是一支由七千泥婆罗骑兵、两千章求拔骑兵和1200名驻泥婆罗吐蕃骑兵组成的大军在王玄策、谢师仁的带领下,悍然向拥兵40万以上、国土面积不亚于吐蕃王朝的中天竺发起了攻击。

然而,王、蒋二人并未被曲女城的金子、银子、车子、房子、妹子耀花了眼睛,而是对落水狗阿罗那顺穷追猛打。意图东山再起的阿罗那顺纠集余部,出动古代终极武器——象兵,对联军发起反攻。然而,蒋师仁对此早有准备,他效仿田单摆下了火牛阵,大破阿罗那顺。阿罗那顺只好向当时的东天竺借兵,可惜终究不是蒋师仁对手,最终一战被擒。实施了斩首战略的蒋、王二人并未就此收手,继续向借兵给阿罗那顺的东天竺发起进攻。面对这两个超级猛人,东天竺之王只得付出三万头牛马和部分金银珠宝劳军才让两位联军首领笑着带兵离开。接下来,王玄策挥师攻打阿罗那顺妻子把守的朝乾陀卫城,据险而守的中天竺王妃也被活捉。看到这支万人军队四战全胜、破敌十余万的骄人战绩后,聪明的割据势力纷纷表示臣服。

公元648年5月,大唐使团押着阿罗那顺夫妇和一众降臣约一万两千余人,携带着大量贵重物品和两万余头牛马,在吐蕃军队的护卫下回到长安,向大唐天子献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