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洵,明神宗朱翊钧bai(万历皇帝)第三子,明安宗朱由du崧(弘光帝)之父,母为郑zhi贵妃。

万历皇帝十dao分宠爱郑贵妃,爱屋及乌对于郑贵妃的亲儿子也关爱有加,甚至一度想封其为太子。但遭到了朝中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史称“国本之争”,在罢黜了4任内阁首辅,贬斥300余官员后,万历皇帝妥协,封朱常洵为福王,就藩洛阳。

万历皇帝的大儿子,后来的明光宗朱常洛,是万历皇帝与一王姓宫女一夕之欢所生。虽为长子,但这样的出身一直不受万历待见。在立太子一事上,万历皇帝架不住郑贵妃无时无刻不在的耳边风的蛊惑,就想做出“废长立幼”的大事,一心想把三子朱常洵扶上皇帝继承人的高位。

可是,这件动摇国本的大事,让一大帮自命清高与忠义的朝中大臣很不爽,他们认为万历这样干不合祖制,会给大明帝国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因此,一个个前赴后继地在万历帝面前慷慨陈词,极力反对。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持续斗了15年,在罢官、解职、发配了百余名大臣后,士大夫集团仍不妥协,万历干脆用躲进深宫不上朝的办法来对抗。

在不断有郑贵妃要谋害太子朱常洛的传言,扩散到宫外时,又紧接着发生了震惊朝堂的“梃击案”矛头直指太子,万历帝不得不做出了让朱常洵就藩的决定,来平息朝中大臣的怒火。

万历皇帝没能给喜欢的儿子争到皇位,就在经济上尽力弥补,福王的封地,被选在了富庶之地洛阳,良田几万顷;福王大婚,万历掏出了30万两白银风光一时无两;福王的府邸,耗费白银28万两建成,富丽堂皇,简直就是一座小皇宫。

“玉树歌残迹已陈,南朝宫殿柳条新。福王少小风流惯,不爱江山爱美人。”是明朝世人评价朱常洵的诗词。

从小娇生惯养的朱常洵在就藩后,终日闭阁酌饮醇酒,所爱唯有女色、歌舞生平、醉生梦死。

可是他的封地河南连年大旱、蝗灾,百姓易子而食,已是末日之象,不久洛阳被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陷,福王被杀,享年55岁。至于“福禄宴”一说,只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