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养出了一身暴脾气,完全都是因为孩子经常和自己唱反调。

你说往东,他偏往西,面对这样的孩子,父母们也是完全摸不清孩子的想法和思路。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都会出现这种和父母唱反调的行为,尤其是在孩子叛逆期的时候尤为明显,家长们往往明知孩子是故意作对,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案例

诺诺在妈妈的心里一直都是乖宝宝,可是自从长大之后,妈妈发现诺诺是越来越和自己对着干,越警告他什么不能做,他越去挑战自己的权威。

有的时候诺诺还总是睁眼说瞎话,每到吃饭的时候问他洗手了吗,都会信誓旦旦地说洗过了,可是妈妈明明看诺诺根本没有离开屋子一步。

并且最让诺诺妈感到生气的是,在晚上临睡觉的时候明明和诺诺商量好了明天穿哪件衣服,背哪个书包,可是到了第二天给诺诺换上的时候,诺诺却说不喜欢不要穿了,完完全全就是在和妈妈唱反调,气得诺诺妈对孩子一顿揍。

孩子为何和父母“作对”?

想要找到解决孩子唱反调的问题,找到孩子的动机很重要。首先家长们要了解孩子究竟因为什么和父母作对?

①渴望引起注意

很多家长会发现小孩子有时候非常无理取闹,其实这正是他们刻意为之的表现,用作对的方式吸引父母的注意。

▷比如孩子发现把饭菜弄到地上妈妈就会理我,把彩笔涂到墙上爸爸就会找我......孩子通常会以唱反调的形式来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很多孩子缺少父母的陪伴,他们发现往往和父母作对更能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注与回应时,孩子就会出现这种行为方式,并且长期养成这种情绪习惯,屡试不爽。孩子发出的这种作妖信号,往往也是暗示着家长们在平日不要冷落孩子。

②好奇心和叛逆心理

心理学上有种“禁果效应”的说法,心理学中把“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禁果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

父母越是阻拦的孩子越是付诸行动,尤其是小孩子越是要求他不可以做,越是激发他的好奇心,本来孩子的想法还没有那么强烈,但是父母越是不让孩子越是想尝试,所以愈演愈烈就会导致作对的现象。

而孩子在成长阶段,也会经历叛逆期的时段,这期间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对于家长的安排就会有抵触和抗拒的心理,从而触发逆反行为。

不过当孩子开始和父母唱反调时,同时也代表着孩子的自我意识正在萌芽,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就会倾向于自己做事,当和父母产生不一致时,往往家长也会认为孩子是不听话的表现。

③孩子不满的情绪表达

孩子和家长唱反调也是孩子的一种反抗,当家长和孩子没有做好沟通或者是交流出现障碍的时候,孩子也会以这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家长不断地说教也会让孩子的情绪升级,从而来用作对的行为表示自己的不满。

家长教育的误区在哪?

综上原因所述,孩子和父母作对除了和自身的成长阶段相关,也和家长们有很大的关系,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误区。

①和孩子的沟通问题

很多父母对于和孩子的沟通上往往认为有代沟,其实这都是父母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当你尊重孩子的想法,真心实意地站在他的立场上像朋友一样和孩子对话,这样的交流才是真诚有效的。

很多家长往往没有耐心,不愿意花时间倾听孩子,或者认为小孩子的想法很幼稚,当家长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也会对父母出现不配合的举动。

②缺少对孩子的陪伴

父母们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物质环境,就拼命地工作赚钱,但是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不仅仅是安全感的建立,也是亲子之间关系构建。

只有当孩子完全地信任父母,依赖于父母时,孩子才会对父母听话,家长教育理念的实施才会更好的进行。

③妥协教育

家长们往往对于孩子的教育常常妥协,每当家长定好了一个规矩,可孩子以哭闹的形式让家长打破自己的原则,从而一次又一次地破坏规矩,降低自己的底线,让孩子也产生了一种唱反调的解决方案。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也会对父母的妥协产生一种认知误区,这样会助长孩子的作对行为愈演愈烈,不利于孩子界限感的形成。

父母如何正确引导爱作对的娃?

家长们在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误区后,了解清楚孩子唱反调和作对的原因之后,再去正确地引导孩子的行为。

①给孩子制定的规则严格执行

家长们要对设定的规矩不轻易妥协,父母要对孩子有明确的赏罚措施。

▷比如规定看电视只能半小时,十点之前就要上床睡觉等,规矩要清晰的给孩子制定,如果孩子没有按照要求去做,就执行不守规则的惩罚方式,比如扣掉孩子的零花钱或者是让孩子面壁思过二十分钟等等。

②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和自己唱反调的时候,家长们首先就会被情绪控制,开始暴走起来,对孩子大吼大叫,作为父母应该首先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明白孩子为什么和自己唱反调,并且进行耐心的沟通。找到一个能让孩子接受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不当行为的表现,父母们对孩子多一些耐心,孩子也会愿意去配合父母。

③引导孩子良好行为养成

▷当孩子在图书馆里大喊大叫的时候,父母们可以建议孩子“我们到公园里去玩”,当孩子在家里乱涂乱画时,家长可以建议孩子去涂鸦墙上随心所欲画画,当孩子在沙发上蹦跳时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去游乐场蹦床。

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换成另一种可行的方式,并告诉孩子错误的行为为什么不允许。同样家长们也应该对自己的承诺说到做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信任感非常重要,当孩子对家长有足够的信任,心理上才会愿意积极地去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