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南,北秋悲,南山有谷堆;

南风喃,北海北,北海有墓碑。

……

这首《南山南》在前几年,也算是神曲了,所有有点文艺气息的小店里都会放,所有爱民谣的人耳机里都在听。马𬱖也在那几年迅速蹿红。

与其他民谣歌手稍微不同的是,马𬱖的民谣真的很“𬱖式”,慵懒、悲伤、醒世。总能让人从他的歌词里寻找到与世间和解的密码。

小歌每次一听到马𬱖似吟唱似低喃的声音,总有一种不自觉地沉静和深思。会跟着他慵懒的声线逐渐沉沦,进而迷失。他的每一句歌词都是蕴含着无限哲理的诗歌,更是发人深省的处世宝典。

但有喜欢也就有厌倦,所以总会听到一些声音评价马𬱖:唱的太慢了,听两句就能让人睡着。

面对非议,马𬱖从来没有在意过,因为他只选择做自己。

所以,当他出现在《我是唱作人2》的舞台上时,小歌有一种“见了鬼”的感觉,而且也预感到他在这个节目走不远。果不其然,在第二场的时候,马𬱖就被隔壁老樊PK下去了。很多网友表示节目赛制有问题,对马𬱖太不公平。

虽然小歌也有些失落,但也能释怀,毕竟马𬱖的歌太不适合竞技类节目了,更不适合这种高音制胜的PK赛。

毕竟能在音乐竞技类节目中取胜的歌手,多是大众审美。而马𬱖是个民谣歌手,属于小众。

虽然他被淘汰了,但他却并没有表现出些许的输不起,只说了一句:“谢谢大家,咱们时候不早,节目刚好,就到此结束吧!”并在后面的采访中表示自己是第一次上综艺,已经很满足了,寄语未来自己的这种小众早点进入大众视野。

纵然有节目气氛烘托,也依然挡不住这个北京爷们儿的“淡泊”。看似“吊儿郎当”实则一切了然于胸的处世之道,真的让小歌对他欲罢不能。

虽然录了只有短短两期,他却成了整个节目的“气氛担当”。没有他在的唱作人,气氛真的尬到冰点。

谁也没有想到,那个在台上吟唱悲伤故事的马𬱖,那个把歌迷唱哭的马𬱖,本人竟然如此宝藏。尤其他找话题聊天的样子,像极了北京碎嘴大爷。跟隔壁老樊的日常互怼和拌嘴,可以说笑到头掉。

小歌一直觉得,真正活明白的人就是那种明明心里明镜儿似的,却丝毫不在乎,更不计较。

马𬱖就是这种人,他对于世俗的种种,其实早已有了定论,只是他不理睬罢了。人作为欲望之躯,这种境界其实很难把控,更难达到。

小歌翻过他的微博,真的除了“碎嘴”就是人生哲理在线分享了,这里小歌整理了一些:

深夜不能摄入碳水化合物的我,终将是一个沉闷无比的我。

单身的自由属于成年的光棍!

有时候放下就是一瞬间的事,甚至毫无缘由。

痛苦有时候是自己为自己准备的浪漫。

搭一艘去向不明的船,载一半纯真载一半邪鬼,生来如此。

特别喜欢春天的晚上,虽然还有点凉,但味道特别好闻。

所有深情都是用来感动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时常相伴的,是来路不明的另一个我。

我冷若冰霜,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

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最难过的事也就是心灰意冷了。

而“碎嘴”的大部分内容就是“再也不喝酒了!”。

小歌有时候觉得自己粉的偶像是不是精神分裂啊,不然怎么可以将诗人和酒鬼装在同一具躯壳中。但细想后才明白,他是一个真正地有血肉有灵魂有生活的歌手,更是一个诗人。

活得俗气也活得通透。

小歌曾看过他主演的一部电影《那些五脊六兽的日子》,里面他饰演一个出生于80年代末的北京摇滚青年。成天醉生梦死,认为世人太过物质与庸俗,自己不屑与之为伍。父母幼年感情破裂致分居,这也给他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所以成年后的他成天吊儿郎当,和一伙同样郁郁不得志的伙伴混迹在一起,干些流氓的勾当。

但翻开这些的表面看下去,却是几个受困于俗世种种的青年逐梦之路。他们为了生活与生存,苟且的活于世,只有在酒精、毒品和灯红酒绿的夜晚才能看到那个心不死的自己。

主演除了马𬱖,还有宋东野等他的“麻由页”战友。

小歌之所以提这部电影,是因为小歌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了马𬱖以及他创办的音乐厂牌“麻由页”的影子。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来看看。

在《唱作人》节目中,马𬱖一共唱了两首歌,《是首情歌》、《是首俗歌》。虽然名字起的很随意,但内容却道尽了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就像GAI说的,他在唱他们。尤其《是首俗歌》,唱的小歌眼泪簌簌往下掉。

在命运喘息里扑了个空

一不小心

欲望换虚妄就随处发生

时常相伴

烦恼和宇宙都困扰着我

爱与痛啊

只是昨夜的一个梦

看树影散

在清晨睡去

落雨人稀在黄昏惊醒

你听风吟来摇摇晃晃,风铃摆

……

《是首俗歌》真的一点都不俗,而是凌驾于俗之上的哲学人生。

我们生来是俗人,把自己活明白就是最伟大的创造,还奢望什么其他完美人生呢?

就像马𬱖,既是民谣诗人又是嗜酒的北京青年,既是凹造型的朝阳区元彬也是口沫横飞的碎嘴大爷。

只要自己喜欢,只要是真实的自己,就是最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