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警察“跪殺”一名非洲裔男子,美國遊行示威行動持續了半個月,還沒有停止的跡象。

一般說來,警察對黑人暴力執法激起的示威遊行,對比較傾向於少數族裔權利的民主黨人有利,對共和黨人不利,對極端民粹、有種族主義者嫌疑的特朗普更不利。

這次遊行開始的趨勢,也大致如此:在民怨沸騰時,特朗普連發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強硬”推特,一度被指責火上澆油,惡化分裂情緒,不像個總統。

但事情看上去正發生變化,照這個趨勢下去,形勢可能對特朗普會比較有利。

特朗普 (圖/apnews.com)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對警察的態度。

本來,“黑人的命也重要”、“沒有和平哪有正義”這些口號和訴求,都能得到絕大多數人的理解。

但激進自由派,已經從這些口號轉移到要求“削減警察經費”甚至“解散警局”、“廢除警察”,以徹底解決警察暴力執法和“制度性歧視黑人”等問題。

爲什麼要削減經費、解散警局?激進的自由派自然有他們一套說法。

但解散警察後怎麼辦?不知道。他們沒有提出什麼可行的替代方案。

這種激進措施,實際上已經被特朗普和共和黨利用。他們趁機表示堅決支持警察,支持“法律和秩序”。

警察本身也覺得很冤。前幾天,紐約市警察工會開了個新聞發佈會,幾個重頭人物紛紛表示,自己很痛恨“跪殺”,認爲不可原諒,但他們更多地痛斥自由派和自由派媒體,認爲媒體的片面報道,醜化了全部警察,激化警察和民衆的矛盾。

雖然自由派媒體沒怎麼報道這次發佈會,但相信很多公民同意紐約警察工會的看法。

其次,這次抗議行動中,還出現了更多的激進現象。比如《紐約時報》因爲刊發一篇“傷害了黑人”的言論,評論版主編被迫辭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一名教授,因爲不同意黑人學生要求延遲期末考試(他們網上上課。這些學生認爲要參加遊行耽誤了課程),就被學校停課並接受調查。

這些都讓人看到,激進的左派已經不能容忍任何不同意見,很善於使用輿論暴力。

極端保守主義、極端民粹主義、白人至上主義,當然可怕,但這次遊行中出現的種種跡象,讓不少人看到激進左派的可怕。

不錯,由於遊行示威,最近的民調顯示,拜登大幅度領先特朗普。但如果繼續這麼鬧下去,特朗普可能會扭轉形勢。

首先,特朗普的基本盤並沒有流失。

就算拜登民調走高。但多家民調機構最近三四天的民調結果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還在40%左右,只是稍微下滑了一點點。

其次,激進左派走得太遠,對不同意見的不寬容,給了特朗普很好的機會。

特朗普已經發揮他利用推特、造謠和危言聳聽的特長,不斷指責遊行示威被“激進左派綁架”,而激進左派的某些做法,正好坐實了其中的一些指責,令民衆反而覺得特朗普造謠沒什麼。

這對民主黨和拜登當然不利。

再次,如果形勢繼續這麼發展,特朗普可能會有“沉默的大多數”的支持。

在政治正確氣氛和輿論壓力,很多人可能不敢公開指責遊行示威中的一些做法,但的確有很多美國人認爲示威者已經走得太遠。更何況,絕大多數美國人都認爲,警察制度的確需要改變,但一味醜化警方、要求廢除警察,確有無政府主義之嫌,會導致美國混亂。

所以說,如果激進自由派繼續“高歌猛進”,可能反而幫了特朗普的忙。(錢克錦)

歡迎關注“錢克錦外媒筆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