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髮出聲音?

許多人的骨盆都會發出聲響,若坐骨部位發出聲音,代表臀部關節周圍的小肌羣受到壓力而受傷增厚,變厚的肌肉間彼此摩擦而發生聲響。

位於臀部,臀大肌深層的有六塊肌「骨盆底肌羣」,組成輔助髖部外旋,成爲髖關節的所有外旋肌,承擔着穩定肌的作用。

骨盆底肌羣:

梨狀肌(Piriformis) 股方肌(Quadratus femoris muscle) 閉孔外肌(Obturator externus muscle) 閉孔內肌(Obturator internus muscle) 上孖肌(Superior gemellus muscle) 下孖肌(Inferior gemellus muscle)

功能:

梨狀肌:大腿外旋、還具有協助屈曲髖關節外展。 股方肌:大腿外旋,在股骨外轉時,對梨狀肌起協同作用;大腿內收時與梨狀肌拮抗;股方肌僵緊時會限制在坐立扭轉或站立扭轉時大腿的內旋。 閉孔外肌:大腿外旋 閉孔內肌:大腿外旋 上孖肌:向外側旋轉大腿;穩定髖關節。 下孖肌:大腿外旋 任何肌肉發生主動收縮和縮短時,其周長會顯著增加,從而使肌肉繃緊或增厚。嚴重時就會發出碰撞的聲音。當臀部肌肉緊縮時、緊縮的肌肉在坐骨大孔內會壓迫附近的神經和血管,其中最常見壓迫到人體內通往腎部最粗的神經—「坐骨神經」。產生疼痛感,延展至腿部的,引致腿部有疼痛或麻木感。

而外旋肌緊張也會導致足外展,即呈「外八腳」步態,骶髂關節、臀部區域疼痛,甚至放射至大腿後側,疼痛一側可能會產生浮腫,坐着或活動時疼痛加劇。也有可能累及坐骨神經產生梨狀肌綜合症。

梨狀肌的問題常出現於有旋轉臀部關節的動作,例如:芭蕾舞員經常需要持續進行腿部旋轉、足球員進行弧線球、跆拳道的迴旋踢;其次,這種症狀也會發生在經常駕駛的人、習慣翹腳、常坐在書桌、電腦桌的辧公室人士,或喜歡斜坐在沙發上等人上。

而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從日常生活做起!

避免將體重旋加在臀部某一側; 要身體平均分散重量 絕對不可翹腳 開車時從坐上駕駛座的那一刻起,務必注意不要斜一邊坐 進行臀部肌羣伸展 如何啓動骨盆底肌羣,閉孔內肌、閉孔外肌、股方肌、梨狀肌、上孖肌和下孖肌? 可進行簡單的瑜伽姿勢

蝴蝶式:

坐姿的Bound Angel Pose(Baddha Konasana)

坐在地上舒適,腿部和臀部放鬆,脊柱直立,帶雙腳腳底在一起合攏。膝蓋彎曲向外。 將腳儘可能靠近骨盆,使用手像書一樣打開腳底。 深吸氣,拉胃,在呼氣的腳趾上向前彎。讓頭頂部到達腳趾,並放鬆胸部朝地面。不要強迫膝蓋接觸地面。 保持呼吸,持續5-10分鐘。然後放鬆,吸氣提起胸部,保持胃拉,呼氣。 臥姿的Reclining Bound Angel Pose(Supta Baddha Konasana)

彎曲膝蓋,把雙腳腳底在一起合攏,膝蓋彎曲向外。 把腳跟朝向骨盆。 呼氣,降低背部到地板,靠近手及前臂。 膝蓋彎曲向外把背一直到地板。把手臂放在地板上,手掌向上。 可使用毯子或瑜伽磚支持在膝蓋下。 放鬆心靈,身體和精神。可以持續5-10分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