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後,北京朝陽區各街鄉陸續將政策推開,垃圾到底怎麼分?投放難度如何降低?集中“爆發”的垃圾分類需求,催生了各類“神器”。垃圾桶蓋加繩避免手觸、人字形擺蓋垃圾桶便於投放、破袋“神器”提高分揀效率……朝陽羣衆“腦洞大開”亮出各種絕招,幫助大家更高效地分類垃圾。

“無接觸式”的投遞更方便

“扔垃圾的時候,總要用手掀蓋子,感覺不太衛生。”這是居民在垃圾分類過程中普遍遇到的問題,在兼顧衛生和垃圾桶成本的前提下,安貞街道安華里社區打造了“無接觸式”分類垃圾桶。

圖片來源:北京朝陽客戶端

新配備的垃圾桶採用了擺蓋加腳踏式的設計,居民在投放垃圾時擺蓋可以自動打開,投放後自動歸位,同時,還可以用腳踩住垃圾桶下方的踏板,打開蓋子投放垃圾。

“安華里社區是我們街道首個使用‘無接觸式’桶站的試點。”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街道在綜合借鑑、考量其他地區改造桶站創意的基礎上,選擇了這款擺蓋加腳踏式桶站,投放垃圾方便且具有較好的密封性,不用擔心夏天的垃圾異味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二次污染。若試行效果良好,會在其他小區推廣使用。

圖片來源:北京朝陽客戶端

爲了讓居民在投放垃圾時不接觸垃圾桶,東風地區石佛營東里社區也腦洞大開,在垃圾桶的蓋子上加根繩,居民投遞垃圾只需輕輕一拉,垃圾桶的蓋便能打開,既隔絕了異味,又便於居民投遞。

“以前垃圾桶的蓋子敞開,一到夏天就有蚊蠅滋生,味道也很難聞,現在有了這條繩,加上志願者的指導,垃圾進行分類投遞,不僅方便了很多,還學到了垃圾分類的知識。”居民王阿姨肯定了這一妙招。

爲防止細菌滋生,物業工作人員每天會對拉繩定時進行消毒。地區還會將這一妙招向其他社區進行推廣,讓垃圾分類行動走進千家萬戶,逐漸成爲居民的一種生活習慣。

“破袋神器”讓分揀更高效

近日,高碑店鄉西店社區自制破袋“神器”,方便居民投放廚餘垃圾,提高分揀效率。

晚上7點左右,不少居民們陸續來到西店社區法治街一個垃圾投放點位投放垃圾。在廚餘垃圾桶前,居民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把垃圾袋投入桶內,而是將盛有廚餘垃圾的塑料袋在靠近桶壁處“刮”了一下,纔將垃圾全部倒進桶裏。

“這個裝置太好用了!你看,打開垃圾桶之後袋子搭上去一拉,垃圾就掉入桶裏,一點兒都不髒手。”剛剛倒完垃圾的方先生指着桶裏的“神器”說。原來,在垃圾桶內壁上裝有一塊木板,板子的最下端是一排釘子。

圖片來源:北京朝陽客戶端

“這是一個割袋器,專門用來對付裝廚餘垃圾的塑料袋。”西店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般居民在家都是將廚餘垃圾裝入塑料袋,不少居民因爲垃圾袋系得太緊解不開,或者是因爲廚餘垃圾裏常有湯湯水水,怕髒了手,連袋子一起往桶裏扔,這給後期的分揀增加了困難。針對這一問題,物業工作人員經過多次試驗,終於設計出了這款“破袋神器”。

“破袋神器”投入使用後,廚餘垃圾的“純淨度”也隨之提高。目前,這個“破袋神器”已經在整個西店社區內推廣。

無獨有偶,亞運村街道安慧裏北社區日前開展了一場垃圾“破袋器”製作的比拼。居民集思廣益,經過篩選後,鋸齒鐵板“破袋器”脫穎而出,受到居民好評。其採用一塊厚實的鐵皮,頂端固定在垃圾桶上側邊緣,底端製成鋸齒狀,居民只需將廚餘垃圾放到破袋神器的鋸齒上,輕輕一提,袋子就破了,垃圾便可全部落入桶中,整個過程只需要幾秒鐘。

“‘破袋器’的使用不僅便於居民精準投放,還減輕垃圾分類人員分揀工作量。”安慧裏北社區工作人員介紹,下一步,物業準備統一製作安裝“破袋器”,方便居民對廚餘垃圾分類,從細節出發,推進垃圾分類整體工作。(北京朝陽客戶端綜合)

相關文章